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巴中深挖文旅资源 促进文旅融合

2020-09-29  巴中日报  彭敏

  9月25日,第七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上,巴中展馆以“山水画廊·秀美巴中”为主题,重点展示了巴中“山水、洞天、红色、人文、康养”五张金字招牌和“巴文化中心、川陕苏区首府、晏阳初故里”三张文化名片。展馆整体设计源于巴文化,正面是“忠勇节义、豪放包容”的巴人脸谱,墙面刻有神秘的巴人图腾,背面讲述的是古蜀道——米仓古道的故事。在“巴中有礼”展区,南江黄羊、通江银耳、罗村茗眉等文旅商品现场展销。

  基于大自然的丰厚馈赠和深邃悠久的历史文化,我市“硬核”推动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曲文旅融合发展的乐章,在巴中大地奏响。

  挖掘 山水景区有了文化味

  眼下,在光雾山不但能欣赏到漫山遍野的自然风光,还能通过大型行浸式山水夜游项目《梦境光雾山》领略米仓古道千年文化。

  如何才能吸引游客?对此,我市深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从历史文化中提炼记忆符号,将历史、乡愁等文化要素注入到旅游中,为自然风光赋予“文化魂”,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吸附力。围绕“米仓文化”等品牌塑造,将文化和旅游开发、消费有机结合,成功打造了《梦境光雾山》行浸式夜游。

  “《梦境光雾山》改变了光雾山旅游景区‘每逢夜间空寂寥’的历史,吸引了南江县内外大量游客到光雾山‘寻梦光雾’,为周边服务产业带来了新的客源。”市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梦境光雾山》共演出208场,接待游客3.5万人次,光雾山旅游景区全年游客量同比增加12%以上、门票收入增长2000余万元。

  创意 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

  巴中红色文物很多,一个个放在那里,看得到,却“摸”不着。如何让这些红色文物“活”起来,让它们真正走进老百姓的生活里?

  “只有不断拓展革命文物的利用途径,深挖革命文物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通过创意设计将红色文物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趣味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起来,开发革命文物创意产品,才能让红色文物真正发挥出它的社会效益,促进文化旅游消费。”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馆长周璇说。

  目前,川博的文创产品涉及日用品类、文具类等,这些文创产品极富巴中红色文化元素。比如,开发的红包文创产品就有4个系列,两个印有“赤化全川”与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的标志字样;两个是文字类型,印有红军标语和参加红军的十大好处等内容。在文具类文创产品方面,川博人推出了铜尺和纸质书签。仅一款铜尺,就推出了三个样式:一个样式是将巴中本地的文化融入文具中;一个样式是“赤化全川”字样;一个是“保护工农利益”字样。

  “下一步,将大力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企业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促进文博非遗资源与创意设计、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融合 文化资源变身文化大戏

  在第八届巴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倒计时20天之际,9月24日上午,在恩阳区文化馆排练大厅,演出指导老师正忙着帮助演员纠正动作,与此同时,《半河姑娘洗尘埃》《打亲家》等大型民俗歌舞轮番登场排练。

  “本次活动的创作立足于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将巴文化融入中华文化,内容上展示民族民间,风格上表现巴风巴俗,形式上采取民俗歌舞,手法上实行跨界融合。”恩阳区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契合主题,整个《巴河春秋》剧目的舞美设计以恩阳古镇、恩阳河、奇俊巴山为元素,形成3个可独立表演空间,实现了多维度艺术呈现。同时,导演组还配合视频和灯光设计,对每一个篇章和节目起到不同的情绪表达。

  “我们希望通过剧目《巴河春秋》,向市内外游客展示巴中文化软实力和巴山儿女的精神风貌。”恩阳区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巴河春秋》只是我市众多文化大戏之一,围绕“巴文化中心、川陕苏区首府、晏阳初故里”三张文化名片,深挖文化资源,我市还创作出《望红台》《下里巴人》《巴山恋歌》等精品剧目在中心城区、旅游景区驻场演出。

  原标题:文化“走向”远方 旅游更有诗意

蜀ICP备19032490号 川公网安备51190202000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