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馆藏精品

文物小贴士 | 老红军陈其通穿过的将军大衣和使用的望远镜

2024-10-21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记忆,是民族基因的载体,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让文物活起来,使文物发声,是我们最大的希冀和愿望。今日我们将为大家带来“文物小贴士”第二十七期《 徐向前为李培基题赠毛主席的诗词》。

  ——川陕博物馆

  老红军陈其通穿过的将军大衣和使用的望远镜

  
1955年老红军陈其通穿过的将军大衣

  该大衣由绿色将军呢料制成,长120厘米,肩宽46厘米,袖长66厘米。大翻领,双排扣,左4颗,右2颗(下方缺少2颗,应为4颗,脱落2颗)。扣为塑胶制成,直径2.5厘米,边缘上突,内为球面,中有五角星,星中有“八一”二字,星左右各绕麦穂图案。下方为半边齿轮图案,象征军队来自工农,是工农的子弟兵。大衣正面左右中部各有一平口插袋。

  1955年部队实行军衔制之后,凡是将军级别均配给将军呢大衣。陈其通老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这件大衣就是他当时工作中的礼服,当时他主管文艺,大衣伴随他出席会议,接见贵宾,视察工作。直到“文革”才保存下来。此后,一直将这一历史的见证妥为珍藏,将军逝世后,留给亲属。2003年10月19日,陈其通将军的夫人李精十将这件丈夫遗物捐献给家乡的将帅碑林纪念馆。2009年3月18日,经四川省馆藏文物鉴定组专家,苏欣、李照和、史占杨、于建章、刘振宇鉴定,一致认为该物品具有重要价值,确认为二级文物。

  
抗日战争时期老红军陈其通使用的望远镜

  该望远镜由两组聚物镜筒、视物镜筒错位组合并固定于三排金属支架上而成,镜筒可随支架的对称轴心转动以适应不同人的两眼距离。该望远镜总高9.5厘米,横向宽度为14.5厘米。视物镜玻璃片直径1.1厘米,聚物镜玻璃片直径为2.5厘米。视物镜距5.5—7.5厘米;聚物镜距10---12厘米,即可调节距离为2厘米。该望远镜是上世纪30到40年代的产品。虽年代久远,视物仍清楚可见。该镜不仅是指挥员必备,也见证了望远镜的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

  在八年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作为在敌后开展游击战的八路军、新四军,必须了解敌情,掌握敌军的动向,才能避免无谓的牺牲,取得反“扫荡”战争的胜利,为此,我军各级干部,特别是指挥员,都配备了望远镜。陈其通老红军时任延安艺术学院中队长,多次带领学生赴部队慰问演出,继任军区武装部长,必须深入敌后,组织反“扫荡”斗争,这架望远镜陪伴他度过了艰难的战争岁月,一次次甩开敌人并出其不意地给予沉重打击。

  革命胜利之后,陈将军依然妥善地保存了这架望远镜。将军逝世后,由亲属珍藏,直至2003年10月19日,陈其通将军的夫人才将这架望远镜捐献给家乡的将帅碑林纪念馆。2009年3月18日,经四川省馆藏文物鉴定组专家,苏欣、李照和、史占杨、于建章、刘振宇鉴定,一致认为该物品具有重要价值,确认为二级文物。

蜀ICP备19032490号 川公网安备51190202000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