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色故事汇

走近百岁老红军 ​​▏杜国榜,红色家风代代传

2021-03-02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推出《走近百岁老红军》专栏。我们将根据中国军网等官方报道,整合百岁老红军在将帅碑林纪念馆、川陕博物馆的文物与文史资料,全面展现百岁老红军的传奇人生。

  杜国榜

  1917年出生,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江口镇人。

  1933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1934年调遣至第四野战军三十八军,跟随炮兵团参加长征,历经三大战役,左腿被子弹穿过。

  1936年到达延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功成身退,婉拒了部队在天津的工作安排回乡就业。

  现居四川省平昌县城内。

  红色家风代代传

  翻雪山、过草地、渡大江,参加过数十场大小战役,老红军杜国榜年轻时曾数度死里逃生。

  “年轻时吃得苦,成了未来福”,解放后,勤劳善良的杜国榜回到平昌老家,娶了媳妇何星秀,有了四个子女,日子越过越好。

  如今,103岁的杜国榜和101岁的何星秀夫妻俩依然伉俪情深,家庭和睦、儿孙绕膝、生活和美,“红色家风”代代传,成为远近闻名的佳话。

  四代同堂,百岁夫妻身体健康

  老人的三女儿杜丽霞说,由于兄弟姐妹和晚辈们大多在外忙碌,平时家中只有老两口和她相互陪伴。

  据两位老人讲述,除了杜国榜老人听力稍微有所下降外,夫妻俩尽管年逾百岁,依然十分健康,平日并无病痛。此外,老两口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强,无论是买菜、烧饭,还是洗碗、拖地,皆能轻松搞定。女儿杜丽霞介绍,虽然他们住在一起,但两位老人坚持自己做早餐,母亲还会经常帮助她做家务。

  “我们已经一起住了26年,从来没有吵过架。”1994年,考虑到三女儿夫妻俩既要工作又要带三个子女,实在辛苦,原本居住在平昌县江口镇七里村的老两口便主动来到县城帮他们照看孩子。这让杜丽霞省了不少心,对此,她特别感激。

  如今,老人一家29口人,四代同堂,家族里有4个子女、9个孙子、5个曾孙。最大的儿子68岁,最小的曾孙才刚满8个月。

  峥嵘岁月,战场上五次死里逃生

  “幸好有红军,不然我早就饿死了。”杜国榜曾是是野战军三十八军炮兵团一营二连二排的战士。那年, 父亲把14岁的杜国榜托付给村里的亲戚,让他跟着出去“见见世面”,没想到,杜国榜和亲戚走失了。没了亲人照应,又不认识回家的路,杜国榜只能一路乞讨为生。

  一天,杜国榜偶然在乡间的小道上遇到了背着木刀、挎着口袋的红军,年少的他对红军十分好奇,便跟着红军行走了好长一段路。红军见他可怜,便收留了他,他也因此开启了自己红色的人生。

  运送物资,学机关枪,给医护人员打下手……杜国榜没有因为自己年纪小而偷懒,而是尽全力帮助着红军哥哥姐姐们,就这样,近6年的时光一晃而过。

  20岁,杜国榜正式加入炮兵团,成为了一名战士。之后,他参加了数十场大大小小的战役,河北、山西、山东、华北等战役都有他的身影。他回想起淮海战役的时候,在徐州城外只要举着旗子,城内部队的炮弹便会倾泻如注,哪边煮饭冒起了烟雾,敌方的炮弹就会跟随而至,不少土地直接变为焦土。

  此外,杜国榜还曾数度死里逃生。一回是他年少送情报时,在深山险些葬身虎口;一回是渡河差点被淹,幸得被战友救起;一回是和战友路遇一大波持枪的日本人,靠着地形才躲过一劫;一回是攻击日本碉堡时遭遇空袭,大半战友牺牲,他也受了重伤,捡回一条命;还有一回是在天津打仗时,被一颗子弹穿过脚踝……

  “虽然当时很苦,但我觉得一切都值得。”杜国榜说,“经常会有一些领导和学生来看望我,大家没有忘记我们,我真的很感动,心里暖暖的。”

  1950年,由于思念父母家人,杜国榜放弃参加地方工作(当时组织拟任他为天津某县县委书记,因为行政区划改变,年代久远,年迈的老人记不清具体地名),申请路费回家探亲。

  相亲相爱,“红色家风”代代传

  平昌县解放后,经亲戚介绍,杜国榜与小他两岁的何星秀成了家。“当时有好多人给我母亲介绍,因为各种缘故没有成功。但跟我爸是一相就中,缘分来了,挡都挡不住。”女儿杜丽霞补充道。

  由于杜国榜参军档案遗失,且参军证明人过世,他没能在当地参加地方工作,他成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尽管后来档案被找回了,但老两口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多大改变。为了将生活过得更好,杜国榜和何星秀相互扶持,操劳了大半生。

  为了补贴家用,长期在外征战的杜国榜不仅跟着妻子学会了种田,还学会了木匠手艺。农闲时,杜国榜早出晚归,去附近的农家干活,而何星秀做的“活路”就更多了,她不仅要照顾四个子女,还要割草、养猪、照顾庄稼,什么都能干,有时还会忙到半夜三更,是村里响当当的“能干人”。在夫妻俩的努力,生活越过越好,四个子女皆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小女儿还成功地考上了大学,成为村里少见的大学生。

  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在杜国榜身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尽管在家务农,他也保留着军人的雷厉风行。

  “父亲从不睡懒觉,作息非常规律,床铺总是叠得整整齐齐,坚持锻炼身体,生活简朴。”三女儿杜丽霞说,父亲对他们兄弟姐妹四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每次电视中放抗战剧时,父亲总是看得十分认真,还常常教导儿女和孙辈,不能忘记革命前辈献出的热血和作出的牺牲,珍惜今天和平时代的幸福生活。

  如今,家人们虽然大多都在外地,可大家依然时时刻刻谨记着父亲的教诲,“红色家风”代代相传。

  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

  在三女儿杜丽霞的记忆中,父亲和母亲几乎从未吵过架,一直以来都是互相谦让、相互体谅。

  在杜家上下29口人的心中,杜国榜、何星秀两位老人是全家的“宝贝”。儿女和孙辈们虽然常在外地忙碌,但一有空就会回来探望两位老人,并给老人们带来他们喜欢的零食、衣物、烟酒等,每次回平昌,还会带两位老人到附近的景点游玩。

  两位老人还陪伴杜丽霞度过了最为“黑暗”的时光。“前几年,我丈夫过世了,我的生活失去了重心。是父母一直鼓励我、陪伴我,我才成功地走出了阴影。”杜丽霞说。

  两位老人最为开心的日子便是自己的生日,每到这时,身在外地的儿孙们便会相约回家,向老人庆生,欢声笑语遍布家中的各个角落。这时,杜国榜还能与后辈们“搓”上几盘麻将。

  在两位老人看来,好习惯、好心态是他们长寿的秘诀。

  他们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平日里热爱锻炼,何星秀经常在饭后散步;虽然都能喝酒,但两位老人绝不多饮,每顿至多喝一杯;保持清淡饮食,不沾辛辣、生冷的食物。

  “我父母的心态一直很好,和周围人相处得很好,很喜欢交朋友,想得很开,基本不和人发生争执。” 杜丽霞回忆道,在以往物资不丰富的年代,父母经常向周围条件不好的村民送去蔬菜、粮食,无偿帮助他们。

  一次,杜国榜出去逛街时,看到一位卖菜的老人收到了一百元假币,正伤心大哭。杜国榜见状,便用自己身上为数不多的钱换了这一百元假币,只为了让老人心中好受一些。“现在我们村里有不少人记着两位老人的好,经常会有老乡来我们家给我们送自己种的蔬菜、自己养的土鸡。” 杜丽霞说。

  “现在我也活了这么久了,子孙都孝顺,这辈子很值得。”采访的最后,杜国榜老人笑着说。(部分网络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蜀ICP备19032490号 川公网安备51190202000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