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让革命文物“声入人心”

2021-09-09  中国文化报  付远书

  讲述人:四川博物院讲解员 赵曼琳

  我2017年初来到四川博物院从事讲解工作,近5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知,博物馆讲解员不仅要把文物最真实的面貌、历史价值告知参观者,更应该让参观者从中受到启发,激发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在了解到“全国革命文物百佳讲述人”是鼓励和引导文物工作者以及广大干部群众挖掘革命文物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后,更坚定了我对讲解员的理解与定位。 接到参评通知后,我在博物院典藏部老师的推荐下,从馆藏12563件/套的珍贵近现代文物中,选中了国家一级文物——共产党人赠予熊福田律师的银盾。

  1928年秋,以中共四川省委代理书记张秀熟为首的革命者到盐亭、绵竹等地开展农民运动,由于叛徒告密,23名革命者不幸被重庆卫戍司令部逮捕,反动派对被捕共产党人进行了多次酷刑逼供和审问。经过中国共产党争取,案件最终移交重庆地方法院审理。危急之际,在重庆久负盛名的“兰陔律师”熊福田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主动担任本案的辩护律师。在其努力下,被捕共产党人无一牺牲。为表达对熊福田的谢意,中共四川省委特意打造了这块银盾赠予他。

  在典藏部拍摄文物的当天,我第一次见到银盾,只见正中刻有张秀熟书写的“於法有光”四个大字。查阅资料,我了解到熊福田担任过县长、律师、医生等,曾经风光无限,也曾身陷囹圄,终归平淡超然。纵观其一生,“於法有光”是对他弘扬法治、崇尚法治大无畏精神的最高赞誉,在全党全民迈向新时代的历史转折时期,这种精神仍然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了让参观者切身感受到熊福田当年用生命诠释的大义和担当,我花了大量时间去揣摸语言的表达。与以往讲解的历史类文物不同,本次讲述我对语句的停连、重音、语气等的把控更加严格。例如,重庆卫戍司令部对被捕共产党人进行了多次酷刑逼供和审问时的“严肃、紧张”;法庭上熊福田以其饱满的爱国热情、渊博的法学知识和雄辩的演讲口才,表达了对镇压革命的极大愤慨时的“激昂、坚定”。同时,我还在故事开头提出了“熊福田是谁?他为什么在千钧一发之际选择挺身而出”等疑问,让听众快速将目光聚焦到熊福田身上,了解、感知他坚持操守、执法公允的一生。

  今日之中国,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政治清明、法治彰显,“于法有光”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斯人已逝,精神长存!希望通过我的讲述传播,让具有时代价值的革命文物“声入人心”,让吾辈时刻践行和传承革命斗争百折不挠的精神意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定信念。

  (本报驻四川记者 付远书 采访整理)

蜀ICP备19032490号 川公网安备51190202000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