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让观众多角度感受博物馆魅力

2023-05-18  巴中日报  李建军 文/图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举行“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

  
图一:手工DIY小红军模型。

  图二:学生在博物馆老师指导下学纺线。

  图三:活动体验区一角。

  图四:学生进行精品文物拼图。

  图五:活动现场。

  图六:红领巾讲解员朗诵诗歌《这就是博物馆》。

  图七:制作石刻标语。

  图八:捐赠书法作品《观书有感》。

  图九:参观主题展览《不忘初心 翰墨寄情》。

  今年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宣传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为更好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5月17日,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举行“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暨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授牌仪式,通过古筝演奏、诗歌朗诵、红色微党课、精品书画展、文创展示等形式,带领观众感受“近在咫尺”的博物馆,让博物馆、纪念馆发展成果赋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活动现场,各校学生、家长及市民近200人参加。

  微党课+拓片制作

  厚植爱国情怀

  上午9时许,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前已是人头攒动,一曲古筝拉开了活动序幕。

  “我们生存的星球,在浩瀚的宇宙里,不过是一粒灰尘……啊!这就是博物馆,民族的血脉绵延多长,它就相伴着行走多远,这就是博物馆!”台上,由历届红领巾讲解员带来的诗歌朗诵《这就是博物馆》,带着大家走进博物馆的美妙世界。

  “这是一个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故事。一位炊事班长照顾3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为解决饥荒问题,把缝衣针改造成鱼钩,钓鱼煮野菜汤,病号吃鱼肉、喝鱼汤,他却啃鱼骨头,连口汤都舍不得喝。即将走出草地时,炊事班长因饥饿而牺牲……”一堂红色微党课,在川陕苏区“映山红”宣讲队成员赵鹤遥倾情讲述下,红色故事《又忆金色的鱼钩》让现场观众为此动容。

  捐赠100盆兰花、捐赠书法作品《观书有感》、颁发“四川省红色法治文化遗存”证书、颁发“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荣誉牌匾……主题活动有序地进行着。

  在主题涂鸦展板前,观众手拿画笔认真填涂各种颜料。在文创展示台前,由博物馆自主开发的《望红台》曲艺娃娃、剪纸、T恤、丝巾、书签、直尺、手机壳、手提袋、明信片等融合了川陕苏区红色文化的各种文创产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这个要轻,用力要均匀。”在拓片制作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老师手握着拓片用的工具告诉前来体验的群众。“拓片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好的一幅拓片作品至少要半小时,甚至更长。如果用力猛了,拓片就会弄坏。”

  “保护工农利益”“武装拥护苏联”“只有苏维埃才能够救中国”“平分土地”……在书写红军石刻标语台前,来自巴州区第三小学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一笔一画写得认真细致。打草鞋、学纺线……让体验者在实践中了解英烈故事,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观精品书画展

  感悟革命精神

  活动另一侧,由博物馆联合市兰花协会、市书法家协会推出的《不忘初心翰墨寄情——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馆藏精品书画展》,同样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

  “这次展出的200余幅集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精品题字题词、书法、绘画佳作,是从馆藏4000余幅书画作品中甄选出来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馆长周璇介绍,从红色足迹到巴山风光,从川陕苏区首府到新时代巴中,从对烽火岁月的追忆到对革命老区的关心,不仅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书画造诣和艺术才华,更展现了对革命事业的崇敬和对革命老区的关怀。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近年来,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川陕苏区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开展红色教育、传播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弘扬革命精神,切实发挥“红色基因库”的“供能”和“供血”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和内生动力。

  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大赛优秀活动单位、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全国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名单、全国热搜红色旅游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50强、全国博物馆参观年度百强……这些国字号金字招牌的取得就是最好的证明。

  新征程扬帆起航,新使命重任在肩。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将充分利用巴中红色资源“富矿”,以观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积极创新博物馆教育手段,以梦为马,迎和风、乘朝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加快建设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基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巴中贡献更大文博力量!

蜀ICP备19032490号 川公网安备51190202000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