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历史的丰碑——走近川陕苏区将帅碑林

2024-06-12  巴中日报  何欢

  这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1932年底,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1.5万余人,由鄂豫皖区进入川北,攻下通江、南江、巴中等县,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被毛泽东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

  这是一组不能忘记的数字,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短短2年多时间里,巴中12万人参加红军,4.8万余人牺牲,在1.2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红色革命遗址、遗迹908处。

  川陕苏区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红军碑林,刻录了13.8万烈士英名,浓缩了红四方面军战斗于大巴山区、嘉陵江畔、雪山草地、河西走廊的峥嵘岁月,是收藏、研究、展示、宣传、交流红四方面军光辉历史的重要载体。

  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建设之初,正是巴中建立地区之时,30余年来,碑林无言,见证巴中从建立地区时的一穷二白,到“巴中经验”成为“全国扶贫开发的一面旗帜”;见证巴中从钢钎二锤敲出唐巴公路,到公路路网密度居全国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首位的历史成就;见证巴中儿女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传统,承关怀而奋起,以生生不息的传承、无畏风雨的气概书写壮阔历史!

  13.8万烈士英名 被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沿着南龛山麓新建的青石板步梯一路向上,走完100多米长的红军廊道,庄严的川陕苏区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映入眼帘。

  碑墙上,分地区、乡镇刻着13.8万红军烈士的英名,一个个普通名字背后,都意味着流血和牺牲,仿佛看到当年红军将士金戈铁马浴血奋战的壮烈场面,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在这13.8万英名中,有红军烈士7.7万人,其中7400名是用“娃子”“女子”称呼,如“张娃子”“陈女子”等,那是革命年代,他们的父母没条件上学,不能为子女起一个寓意希望和未来的名字,而现在,他们有了一个共同而又光荣的名字,“烈士”!

  凝视着这成千上万的名字,或许更能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来之不易。

  英名纪念碑身后,绿树掩映间,矗立着5000余块红军将士个人纪念单碑,他们为革命理想而奋斗终身,至今守望着这片土地。

  这些单碑将士,主要分布在29个省、市、区,他们中有元帅2人、大将3人、上将24人、中将71人、少将209人,每一块单碑上刻有将士个人简介、头像,还有亲属姓名、捐建者姓名或单位名称。

  静静地从一面面石碑前走过,默诵着一个个名字、生平和功勋,每一个碑体都是一部篇幅浩大的英烈传,令人敬仰。

  有的一家数口,碑碑相连,不禁让人遥想起当年“最后一碗米,做军粮;最后一块布,缝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他上战场”的壮烈场面。

  有的单碑相邻,就是一个班的战友,生前为实现革命理想出生入死,而在他们“百年”之后,又在将帅碑林“相聚”,这种生死相依、不离不弃,深刻诠释了“不忘初心、永远革命”的精神写照。

  在这些单碑前,讲解员总要讲讲战士莫异祥生前常常讲的“鱼汤宴”故事,长征最艰苦的时候,为了生存,红军们吃草根,嚼树皮,煮皮带,最美味的一餐就是过草地时全连吃的那顿“鱼汤宴”,而其实,那顿“鱼汤宴”,只不过是一大锅水,三条小草鱼。

  在这些单碑前,总有不远万里前来看望战友的老红军,在亲友的搀扶下,久久不愿离去;总有在单碑上找到亲人的红军后代跪地嚎啕大哭,此后年年前来哀悼。

  丰碑的背后,凝聚了党和国家的殷切关怀,征集到中央领导和解放军高级将领等题词500余件;得到了在世老红军的信任和认可,流落甘肃的通江籍红军女战士,拿出仅有的300元积蓄,硬塞到碑林工作人员的手中,要捐给碑林作经费;红军亲属后代纷纷给予最大的支持,一位通江籍老红军之子,专程从西安赶到巴中,拿出10万元用于将帅碑林大门修建。

  如今,将帅碑林刻录的红军英名已增加至16.8万,未来还将继续更新,那是党和人民对先烈们的永远纪念!

  17处景观庄严肃穆 无声讲述红四方面军光辉历史

  进入碑林,远远望见一座红色丰碑巍峨屹立,碑身状如红旗,碑顶饰物是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碑身上绘有红四方面军战斗历程路线图,刻有江泽民题词“长征·丰碑永存”和毛泽东评价“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瞻仰诵读,心怀激荡。

  形如火炬的红色丰碑巍峨屹立。

  沿着碑林的青石板一路瞻仰,在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刘伯坚烈士纪念塑像、川陕苏区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等17处标志景观前,时有游客脱帽伫立,那是自发的哀思与敬意;总有党员专程从四面八方赶来宣誓、祭奠,那是红色基因的传承与赓续。

  昔日的硝烟已经散尽,徐向前拴马的那棵老槐树依然亭亭如盖,站在树下,抚摸着树干,仿佛回到了南龛山反击战时期,为了保护巴中城,徐向前把心爱的战马拴在老槐树上,带领战士们战斗三天两夜,歼灭敌人一个营,城市、古迹无一损毁,人民群众无一伤害……至此,巴中这座古老的小城第一次让红军打上了“解放”的烙印。

  围绕着“红军树”,更多在世老红军、红军后代和仰慕红军精神的各界人士,则依照中国传统做法,以植树寄托对红军将士的思念,希望红军精神像参天大树一样,永远郁郁青青。

  这里有老红军戴福九、彭云夫妇栽下的天竺桂,有石玉瑛栽下的广玉兰和黄桷树……每棵大树下面都立有一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头,上面镌刻着捐植人的姓名。

  如今,每年120多万人走进将帅碑林,如何让红色故事“声”动起来,将帅碑林纪念馆也在不断创新传播方式。

  6月11日,游客在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聆听红军的战斗故事。

  “我的曾祖父程家奎是一名红军战士,他曾经为毛主席送过信……”今年的清明节,重庆市渝中区枣子岚垭小学生程英豪背着曾祖父曾经装信的公文包,再次来到将帅碑林,站在英名纪念碑前,义务给游客讲述曾祖父给毛主席送信的故事,从一年级开始,程英豪每年都要到将帅碑林讲一次这个故事。

  2019年以来,将帅碑林已连续举办9届“红领巾讲川陕”活动,培养了程英豪这样的小小讲解员500余名。除了在将帅碑林开展志愿活动,他们还走进社区、校园,向越来越多的人讲述红色故事、传播革命精神。

  近年来,将帅碑林还推出“红色故事汇”,邀请来自全国的讲解员、志愿者、主持人、大学生、红军后代近500人参与讲述,推出“响网巴中—学党史讲川陕”专题栏目15期,将党史宣讲搬至“云端”。

  让历史成为今天的课堂——

  《子弹弹头写忠诚》《半截皮带一生信仰》《夜空中最亮的星》等20堂微党课多维度、全方位讲述川陕苏区历史,不仅让初心课堂更鲜活,也进一步提升碑林知名度。

  《川陕苏区妇女独立团》《川陕苏区廉政建设》等30余篇专题教材、《革命文物精品赏析》《川陕苏区简史》《碧血绘丹青——川陕苏区美术作品集》等“红色记忆”丛书,进一步挖掘川陕苏区红色历史。

  为青少年量身定制“我为红军打草鞋”“我为红军织布纺线”“临摹红军石刻标语”等实践课堂,丰富青少年“第二课堂”。

  历史总是在承续中前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新时代,将帅碑林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缅怀革命先烈、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文化需求,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网站、视频号、抖音、微博等,举办线上展览、VR语音全景展览、活动直播等,加快完成将帅碑林长廊、红军陵园完善提升和兵器展场展览布局,使将帅碑林成为承载红色记忆的“全息视窗”、呈现红色魅力的“超级链接”和激荡红色元素的“社交网络”。

  1.2万余件革命文物 成为连接岁月的坐标

  将帅碑林纪念馆先后收集了1.2万余件革命文物,在展厅里,领章、胸章、勋章等各类徽章熠熠生辉,泛黄的七大党代表证是先烈们坚定信仰的见证……

  “每一枚勋章的背后都是一场血战。我们把它们捐给国家,让它们替父亲讲述战场上的故事。”捧着父亲的勋章,年过七旬的肖冀川在兄弟姐妹的陪同下,把父亲肖盛文获得的“抗美援朝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八一勋章”等数枚奖章捐出。

  在这些纪念物品中,一颗曾在原空军副司令员王定烈将军腰间待了16年的子弹头尤为引人注目。

  关于这颗子弹头,王定烈将军特意为碑林纪念馆写了一份说明:“1937年3月14日,在祁连山中弹于腰间,直到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才取出。”

  这颗子弹曾横在王定烈将军的腰脊上,卡得他始终直不起腰,在叛徒面前只能弓着背,王定烈十分恼火,“在叛徒面前挺不直腰杆子算啥玩意儿”,他牙一咬,心一横,硬是一挺,那颗横着的步枪弹头顺了过来,和脊骨平行,如同动了一次手术。

  “我们面前这份带有血迹的‘分配土地花名册’,是当年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守护来的,上面的斑斑血迹刻下了反动派的罪恶,也记录了周玉莲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当将帅碑林纪念馆讲解员赵鹤遥每次讲到这里的时候,眼里总是充盈着泪光。

  随着岁月的侵蚀,册子边角部分已经残破,但册上的血迹却格外显眼。这本分配土地花名册是当时红四方面军创立川陕苏区,在当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土地革命时留下的。

  而土地册上的斑斑血迹,则诉说着一段悲壮的故事。

  1935年,身为乡土地委员的龚正举要随大部队进行战略转移,龚正举从柜子里翻出土地册,郑重交给妻子周玉莲,让妻子妥善保管。红军撤离后,还乡团闯进她家索要土地册,面对逼问和毒打,她始终一个字没说。还乡团走后,她强忍剧痛,挪到了翻倒在地的香炉旁,找到土地册,紧紧地抱在胸前,土地册也被她的鲜血染红。

  斑斑血迹的土地册,让我们牢记过去的艰苦,倍加珍惜共产党带给人们的幸福,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发扬红军精神,继承革命传统。

  随着革命文物馆藏量的逐渐增多,原有博物馆已不能满足大众文化需求。“我们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筹措资金,建成巴中市博物馆、兵器展场,优化景区配套建设,极大地夯实了红色基因载体。今年,将全面启动巴中市博物馆的陈列布展,填补巴中市无综合博物馆的文化空白。”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馆长周璇介绍。

  南龛山景区。

  一件件革命文物看似微小,却是锚定那段光荣岁月的连接坐标,那些光荣的历史以如此真实可感的形象出现,无疑是感知百年风雨最为灵敏的触角。革命的成功来之不易,触碰那段历史的机会更要倍加珍惜,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是一代代人的使命,是激发精神力量,坚定革命信仰,从过去的时间里找到未来康庄大道的重要载体。

  将革命文物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将帅碑林创作红色诗剧《问君归期》,以吴瑞林、刘伯坚、郑义斋、苟寿南、周玉莲等英雄人物为主线,通过一封家书、一弯摇篮、一截土墙、一碗荞面、一张地图为依托,带领大家走进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光,激励后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先烈遗志继续奋斗。

  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将帅碑林先后开发出日用品、文具等30类60余种文化创意产品,纪念币、文件夹、红色书籍等文创产品,成为活用红色资源的口碑之作。

  360万巴中儿女矢志不渝 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新的历史荣光

  这里丰碑成林,英骨忠魂埋于此地。

  从刘伯坚走向革命到诞生兴文苟家湾第一个党支部,从中共巴中中心县委成立到创建全国第二大苏区,万千巴山儿女曾在乱世里探索真理,曾在三年困难时期调出近10亿斤粮食支援外地,曾在改革大潮中承关怀而奋起,在苦干实干中全面吹响振兴发展时代号角。

  这一路上,是历届领导和各级干群心血的结晶,从开通第一条铁路、高速,建成第一座机场、大型水库,到高铁时代即将到来,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辛努力。眺望前路,必定还会面临这样那样的挑战,尤需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奋进精神。

  倒在纪检监察战线上的王瑛,对自己共产党人的信仰无限忠诚,就像当年用鲜血和生命浇灌了她脚下这片巴山热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将士们,她是他们无愧的后来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周永开,“一生都要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是他的口头禅,新中国成立前,他冒着生命危险在川北地区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全心全意为百姓造福,是群众心中的“草鞋书记”。离休后,他带领群众植树造林,在当地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周老革命”。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崇鱼,从将帅碑林建设之初,30年间脚步走遍全国31个省份,总计出行170多次,行程超过80万公里,拜访了1000多家单位和6000多位红军将士及亲属,成为将帅碑林纪念馆终身名誉馆长。如今,已经88岁高龄的他依旧担当着红军将士及红军亲属与川陕苏区将帅碑林之间的“桥梁”。

  一幕幕场景令人感动,一个个坚毅鲜活的脸庞又似曾相识。

  和平年代,少了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多了振兴发展、转型发展的重任,巴中儿女用信仰的光芒和力量,在新时代继续“赶考”,续写新的历史荣光。

  独臂公仆张海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张国俊扎根基层,培育出南江黄羊高繁品系和南江黄羊快长品系,填补我国肉用山羊培育品系的空白……他们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人,因为信仰和热爱的事业,默默耕耘。

  仰望天空,历史的星光依然闪耀;俯身耕耘,美好的明天无限灿烂。

  站在纪念像园左侧观景台眺望,四周群山叠翠,巴城新貌尽收眼底。回首过往,川陕苏区的历史已载入史册,展望未来,巴中儿女将不负时代重托,迈步新的长征,续写无上荣光。

蜀ICP备19032490号 川公网安备51190202000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