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巴中是原川陕苏区的中心和首府,当年12万人参加红军……

2020-09-30  巴中日报  李建军 王佳佳 张喻萱

  在历史的长河中,巴中这片红色土地写满了故事。

  88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来到现今的川北、陕南,并在此建立起党领导的红色苏维埃政权,使川陕苏区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

  88年弹指一挥间。今天,我们仍然铭记那段历史。

  红军入川

  1932年12月中旬,冲破敌人一连串围追堵截之后的红四方面军,进入陕南西乡县以南的钟家沟地区。

  “本想在钟家沟一带建立根据地,可是这里已经给土匪糟蹋得不成样子,加上连年干旱歉收,粮食极缺,群众又少,大部队无法久驻,怎么办?当得知四川军阀正在成都一带混战,有隙可乘,于是决定进军川北。”《徐向前回忆录》中这样写到。

  12月15日,红四方面军在钟家沟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讨论进军川北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方针。会议决定:立即翻越大巴山,首先占领通南巴。12月17日先遣部队七十三师二一七团出发。

  时值严冬,冰雪封山,天寒地冻,单衣薄裤的战士们相依互携,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行进。正是广大指战员团结奋斗的英雄气概,“难于上青天”的巴山天险才没有难住伟大的红军队伍。

  经过两天急行军,12月18日,二一七团占领川陕边界通江一侧两河口。21日,主力部队进至通江泥溪场。此时,红四方面军入川部队约1.4万人。

  解放通南巴

  翻越大巴山天险的红四方面军,于1932年12月21日经两河口进入通江县北泥溪场、苦草坝(今永安)。

  为抓住川北空虚这一有利战机,红四方面军总部于苦草坝决定兵分三路:以红七十三师为右翼,西出进击南江;十师为左翼,东出进击洪口;红四方面军总部率十一师、十二师居中,直下通江,解放巴中。在苦草坝,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红军入川第一张布告《红军入川十大纲领》,号召人民群众反对军阀和地方豪绅的剥削与掠夺,废除苛捐杂税;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贫苦农民;参加红军;建立工农民主政府。

  向东发展的红十师,迅速占领通江以东和东南面的洪口、至诚、麻石、春在等地区。12月25日,红十二师先头部队经毛浴镇解放通江县城。

  在经历了鹦鸽嘴、得胜山、清江渡、佑垭口等战斗后,于1933年1月23日,解放川北重镇巴中城。2月1日,西出进击南江的红七十三师在经历了二江寨、尖子山、甑子垭、鹿角垭等战斗后,解放了南江县城。

  建立川陕苏区

  1932年12月红军解放通江后,29日成立了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行使临时政府职能。1933年2月中旬,川陕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通江县城召开,正式成立川陕省苏维埃政府,领导赤北(今泥溪)、赤江(今毛浴)、红江(今涪阳)、南江、巴中(今清江)五个县,苦草坝、洪口两个特区和巴中特别市等工农民主政权,人口100余万。两年多时间里,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组织发动苏区军民在政权建设、军队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平分土地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得到了苏区人民的拥戴。

  1933年10月,仪(陇)南(部)、营(山)渠(县)、宣(汉)达(县)三次进攻战役结束后,川陕苏区进入极盛时期,面积达4.2万平方公里,人口600余万,建立了巴中和绥定2个道(相当于地级市)、23县1市、160多个区、990多个乡、4300多个村的苏维埃政权,成为当时仅次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全国第二大苏区。

  1934年12月11日,川陕省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巴中县城召开,决定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巩固根据地,以粉碎敌人新的“川陕会剿”。

  在川陕苏区两年多的创建奋战中,红军力量从入川时的1.5万人左右发展到8万余人,加上地方武装10万人以上。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热血,仅反“六路围攻”,红军就伤亡2万余人,200万人次参加了运送军用物资的行动,几乎所有有劳动能力者都为保卫革命成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有12万巴山儿女加入了红军。

  毛泽东同志高度赞扬“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川陕苏区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红军故事

  99岁老红军王大用:我在童子团当“小老师”

  本报记者 张喻萱

  “我在童子团的时候,因为喂马洗马和泡茶泡得好,还受到过李先念政委的表扬……”回忆起在南江长赤战斗的日子,99岁的老红军王大用依然如数家珍。

  受到李先念勉励

  “好好学习,你们是红军的后备力量”

  1921年,王大用出生于南江县长赤镇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一日,12岁的王大用在街上卖完了柴,发现不远处有一块招牌,上面写着:招收童子团报名处。他毫不犹豫地上前报了名。

  曾读过几年私塾的王大用,在童子团当起了“小老师”。“我主要教他们识字,搞一些文体活动。”王大用对87年前的情形仍记忆犹新。

  在童子军初训结束后,王大用和其他90名童子团成员被调集到长赤。那时红四方面军已解放长赤,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主力部队驻扎在长赤禹王宫,王大用也因此有幸见到了时任红11师政委的李先念。“李先念政委很喜欢我们这些小战士,经常鼓励和开导我们。”“好好学习,你们是红军的后备力量。”李先念的只言片语穿越时空,依然清晰地留在王大用心中。

  随部队向旺苍进发

  “草鞋磨破了,光着脚杵着棍走”

  1933年2月下旬,四川军阀田颂尧向川陕革命根据地发动“三路围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总政委陈昌浩亲临前线,在中魁山、青杠梁有针对性地部署战役。战斗中,王大用和童子团成员背着红缨枪,和刚成立的红军妇女独立营一起,一边阵地宣传,一边抢救伤员……经过3天激战,红军毙伤俘敌2000多人,取得了胜利。

  1934年12月中旬,为配合中央红军北上,川陕苏区党政机关和红军留守部队相继撤离通江、南江和巴中,年仅14岁的王大用跟随大部队向广元旺苍方向进发。“走小路走了好几天,我们草鞋都磨破,只好光着脚杵着棍棒前行。”一天晚上,由于极度困乏,王大用和童子团另一名成员在小木屋里一觉睡到了大天亮,待他们醒来时,才发现大部队已经远去。由于年龄尚小,且不清楚行军的方向和路线,两人只好结伴返回长赤。

  这些年,王大用担任过村主任、出纳保管员,还做过税务工作。在干部群众眼里,他是一个勤劳肯干、思想觉悟高的人,“只要村上有集体和公益事项,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王大用则说:“我见证了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家乡建设献上一份力,是应该做的事。”

  少年红军强德义:为掩护战友 用大刀砍伤8个敌人

  本报记者 王佳佳

  南江县天池镇大山深处的马桑村里,出了一个少年红军:听说红军到来,他连夜去参军,一路从儿童团队员成长为红军战士。不满18岁的他,在一次战斗中,为掩护战友,一人用大刀砍伤8个敌人,这位传奇人物就是老红军强德义。

  连夜赶赴参军

  从儿童团“转正”为红军战士

  强德义出生于1918年。1932年12月17日,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217团奉命从西乡南下翻越大巴山,于18日占领通江县北端的两河口,在此建立了川北第一个临时苏维埃政府。

  听说红军到了通江,14岁的强德义萌发了去通江参加红军的念头。和父亲道别后,他一路从南江走到通江。见到红军后,因为年少个子小,他被编入了红军儿童团。

  在广大群众的热烈欢呼声中,1933年1月23日,红军解放了川北重镇巴中县。大好形势下,强德义努力学习、积极争取,“转正”成为了红军战士,还分得了一支枪,外加12发子弹。

  奋力掩护战友

  三声怒吼震慑敌人

  1935年1月,为冲破蒋介石的“川陕会剿”,实现“川陕甘计划”,决定攻击广(元)昭(化)之敌。但这场战斗,红军因装备较差,弹药供应不上,致使乌龙包阵地失守。强德义所在的部队被困了七天七夜,由于寡不敌众,全连战友一个个先后战死,打到最后,指挥他们的排长也受伤了,强德义背着排长急送战地医院救治。

  后来,敌人又包围了医院,驻守医院的一个连当即开火进行殊死抵抗。面对猛烈攻势,强德义举起大刀与敌人进行肉搏。敌人越涌越多,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为掩护战友,他横刀怒吼,殊死搏斗,砍伤8个敌人。随着最后一个敌人逃窜离开,强德义“咚”的一声栽倒,人事不省。

  后来,战友将满身是血的强德义送回部队,医生对其治疗时,发现受伤3处,肚子上与右腿上各一处,额头上一处,被削了一块肉。伤口治愈后,强德义的额头上留下了一个永远也无法抚平的伤疤。

  令强德义遗憾的是,因为战略转移,提前结束了广昭战役,就在部队送他回老家养伤之际,中央红军与第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踏上了北上抗日的道路,他的红军生涯至此宣告结束。直到1991年8月,经组织认定,将他定性为失散红军。

  巴中籍红军将军名录

  巴州区

  吴瑞林(1915~1995)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

  王良太(1917~1991)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王明坤(1911~1988)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阳自碧(1918~2015)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陈其通(1916~2001)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程登志(1921~1995)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恩阳区

  冯丕成(1908~1983)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刘自双(1915~2015)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张世盖(1917~2002)1962年晋升少将军衔。

  张德贵(1914~2001)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通江县

  邓世俊(1918~1993)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朱仕焕(1913~2011)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吴仕宏(1918~2005)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吴荣正(1915~1973)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何正文(1917~2000)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张荣森(1917~1984)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张显扬(1915~2004)1961年晋升少将军行。

  陈彬(1919~2000)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陈福章(1913~1982)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傅崇碧(1916~2002)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平昌县

  朱兆林(1907~2004)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李勃(1912~1992)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何云峰(1922~2013)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赵兰田(1918~2004)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姜钟(1919~2019)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胥光义(1916~2010)1955年被投予少将军衔。

  蒲大义(1916~1973)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著名红军烈士

  刘伯坚(1895~1935)平昌县人。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时,刘伯坚留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35年2月,留驻中央苏区的中央分局、中央办事处和赣南省级机关部队,在江西仁风地区陷入敌军事重围。3月4日上午,刘伯坚在突围战斗中负伤被俘,在狱中,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写下了《带镣行》《狱中月夜》等壮丽诗篇。3月21日,刘伯坚在江西大余县英勇就义。
  原标题:穿越时空的红色记忆

蜀ICP备19032490号 川公网安备51190202000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