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巴文化:一颗镶嵌在华夏文明中的璀璨明珠

2020-10-14  巴中日报  张喻萱

  巴中是巴人的故乡、巴文化的中心区域。5000年前,古巴人在此繁衍生息,孕育了“忠勇信义、豪放包容”的巴人精神。米仓古道纵贯南北、繁华千秋。1900多年前置县建制,楚汉争战古迹至今犹在,三国张飞厉兵牟阳城,唐太子李贤攻书章怀山,初唐文学家王勃游历柳津渡,盛唐彩雕摩崖石窟名扬华夏……

  始源于巴人巴国、根植于巴山蜀水的巴文化,厚重灿烂,源远流长,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巴人神话瑰丽飞扬,巴国铜器古朴精巧,巴人技艺巧夺天工,巴地歌舞铿锵刚烈,“忠勇节义、豪放包容”的巴人精神跨越时空、熠熠生辉,成为滋养巴人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文化基因,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华夏文明中闪耀。

  历史与记忆:

  巴人巴地巴文化

  传承5000年的文化基因

  巴河春秋,绵绵千户流,浪卷涛飞一声吼,一路朝前走。

  关于巴人的起源,一种说法是源于太昊,《山海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昊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也有说法认为巴人源于人皇,《华阳国志·巴志》记载:“人皇始出,兄弟九人分理九州,为九囿。人皇居中州,华阳之壤,梁岷之城,是其一囿,囿中之国,则巴蜀矣”。追究文史传说,巴人总是那么久远缥缈,随着时代的发展,巴人和巴文化的考古发现层出不穷,巴文化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巴人,是中华民族祖先中的重要一支,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组成部分的重要区域文化。今天我们所说的巴文化,既涵盖着原始时期巴人所创造的早期巴文化,又泛指自巴国形成(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在汉水、渠江、嘉陵江、长江、湖北清江等流域内的人民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文化。它是一种根系或者母系文化。也就是说,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文明跨度范围内,这些区域的文化都可以把它称为“巴文化”。

  据考古发现,巴人最初是在大巴山北面的汉水流域和大巴山及其以南以西的嘉陵江、渠江流域率先发展起来的。他们从秦巴山地走来,穿越巴山蜀水,其文化影响涵盖川渝陕甘鄂黔等地区。在夏商时期,古代文明的曙光开始出现;在商周时期,早期青铜文化开始萌芽;春秋战国时期,巴地青铜文明进入全盛时代,与古蜀文明遥相呼应、交融互动,共同构建了焕发出独特光彩与魅力的巴蜀文化。

  5000多年前,古巴人就在巴渠大地繁衍生息,孕育出“忠”“勇”“信”“义”的巴人精神。历史上,巴人披坚执锐,用鲜血铸就了他们的精神特质。公元前1046年,著名的牧野之战中,由各巴人部落组成的军队跳着战舞,跟着姜尚冲锋,曾杀得殷纣片甲不留;身为人臣不忍割城的巴蔓子,将自己头颅割下向楚王谢罪……而在时间的滚滚浪潮中,“忠勇信义,豪放包容”的巴人精神、“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和“苦干实干、创新创造”的巴中时代精神一脉相承。

  “研究巴文化,就是一场文化寻根之旅。而文化却是实实在在、可看可感的。”市文联原主席阳云说。南龛石窟是刻在石头上的史诗——高浮雕毗沙门天王立像,高大威猛,气势豪放;草鞋天王像,别具一格,极富川北特色;在恩阳区渔溪镇月亮岩,虽然表面遭到一些人为破坏,但是依然保留新石器时期的文物风貌;在巴州区与通江县接壤的大河乡沙泥坪遗址,还零星出土过一些新石器时期的石斧之类的文物,这些都证实了巴中5000年的悠久历史。

  继承与创新:

  文化寻根之旅

  坚定巴文化认同与自信

  他们双手执铰,两面铰子在翻来覆去的击打中,呈“8”字形线不断舞动。和着循环往复却又张弛跌宕的动律,舞者体态时而舒展灵活、动静相宜,时而刚健粗狂、豪迈奔放。灵动的铰子在他们手中上下翻飞、左右敲击,形同翻山越岭之势……好一出“翻山铰子”,看得让人是魂牵梦萦,忍不住拍手叫好!

  最初,起源于“公傩戏”,主要用于祭祀的“翻山铰子”舞,现如今逐渐发展成为“跳喜不跳丧”的民间习俗。曾经用于跳神驱鬼的“铰子”,现在也成为了舞蹈表演的一种道具。不仅是“翻山铰子”,巴文化作为文化的分野,依然在持续不断发展和分类中。而巴人对于巴文化,从来都是在认同中自信,在自信中强化。

  在四川东北部大巴山、米仓山南麓巴中地区,随着古代巴人从事长途背运这种生产劳动方式,而产生并流传的“巴山背二歌”,旋律优美,情趣盎然,在民间广泛传唱。随着近年来巴中市的道路交通、商贸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出山门靠背篼背运货物已成为历史,曾经“曼声而歌、丽丽可听”的“背二歌”也逐渐销声匿迹。

  由此,巴中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多种手段保护“巴山背二歌”。2005年,《巴中日报》记者兵分四路,报道了巴州、通江、平昌、南江的山歌、刺绣、唢呐、皮影等民间文化处于濒临失传的境地。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巴山背二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背二歌”的传承人被正式确定。

  “巴文化研究肇始于二十世纪30年代,距今已近90年。”市文物局副研究馆员汪信龙说,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对巴文化的研究,和泛巴文化区域各市州一起致力巴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2012年,我市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米仓道进行了大型实地考古调查活动;特别是2017年底,我市为研究和保护巴文化,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举行巴文化研究院授牌仪式。两年多来,巴文化研究院把课题研究作为立院之本、把开放合作作为活院之源、把人才队伍作为强院之基、把名片打造作为兴院之向,推动巴文化传承发展,致力打造我市三张文化名片之一——巴文化中心。

  文物是历史的“活化石”,是传承文化最好的物质载体。近年来,我市从加强文物保护的理念出发,在坚守中保护,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不断推进全市文物事业大放异彩。市文物管理单位先后组织多次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大规模普查,并配合各级文物考古部门进行历史文化遗址的发掘工作,对濒临破坏的重要遗址进行大规模抢救性发掘和研究,获得了大量的文物标本,取得了较为重大的研究成果,所获得的文物普查成果和发掘经验为巴中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市还进行了多项文物保护工程和保护设施的建设,对保存状况较差的文物建筑遗址,如飞霞阁、凌云塔、白衣古镇等进行维修,使其恢复原貌。

  “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截至目前,我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406处,可移动文物93748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88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0处123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85处。此外,全市共有非物质文化16个大类169个子项,内容涉及民间故事、方言、山歌,婚丧嫁娶民间习俗等民间绝技。”汪信龙说。

  融合与提升:

  深挖文化名片

  打造文旅特色品牌

  随着第八届巴人文化艺术节的开幕,这场旨在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宣传地方文化、展示巴中风貌的盛会,注定又将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掀起一阵阵“巴文化”风。

  巴蜀文化自古一体、水乳交融,具有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合作基础和合作优势,巴中既是巴文化核心传承区,也是巴蜀文化融汇地,共建才能实现共赢。市委市政府多次强调,我市应发挥巴文化、红军文化、民俗文化厚重生动的独特优势,依托巴文化研究院和巴人文化艺术节,深入推进文化“四大工程”,推动巴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政策上,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省委明确提出实施巴蜀文化传承工程,要求巴中“争创全国巴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市委三届二次全会《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作出了建设巴文化中心的决策部署,市委四届十次全会将“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作为重点领域来抓实。

  事实上,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建设上,我市早就举起大旗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共同打造巴文化走廊。2002年4月29日,我市首次举行巴人文化艺术节,到今年已是第八届。2017年,市委四届五次全会作出“在全域旅游上奋力突破,加快建成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和森林康养旅游目的地”决策部署,全市立足“山水画廊·秀美巴中”特色品牌定位,围绕巴文化中心、川陕苏区首府、晏阳初故里”三张文化名片和“山水、洞天、红色、人文、康养”五张金字招牌,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了文旅产业量质双升。2018年,“巴人文化艺术节”被四川省委、省政府纳入川东北经济区“三个十大”之“十大平台”,已成为巴蜀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平台和纽带。

  “文化是最好的平台,以文化作支撑,旅游发展才会更强劲,否则旅游就像飘在天上的云。”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陈斌说。对此,我市在文旅融合道路上,孵化大量的文艺作品,如国内首部大型行浸式山水夜游演艺《梦境光雾山》、川剧《挂印知县》、曲艺剧《望红台》、歌舞《巴山恋歌》、舞台剧《巴山夜雨》等一系列优秀作品。据了解,近三年,我市接待游客人数年均增长14.1%、居全省第二,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0.61%、居全省第四,文旅产业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市委书记罗增斌指出,“举办巴人文化艺术节,就是要把具有区域特色、地域特点、历史特性的文化记忆挖掘出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地域、富有魅力、富有当代文化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鲜活生动、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展示出来,推进区域文化交流协作和共享发展,不断增强巴文化发展的软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深挖文化名片,让巴文化底蕴更加深厚。让世界看见巴文化、巴山大峡谷、梦里的巴国。高举文化旗帜,探寻巴中文化的根与魂,推动文旅融合,我们一直在路上。

  原标题:巴文化:一颗镶嵌在华夏文明中的璀璨明珠

蜀ICP备19032490号 川公网安备51190202000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