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发展红色旅游 弘扬英烈精神

2021-04-09  中国旅游报  熊海峰

  发展红色旅游,要强化其教育功能,寓教于旅、促教于游,让人们在旅游中回顾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在旅游中接受洗礼、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教育不能只靠宏大叙事,要用鲜活的故事、创新的旅游产品来打动人心

  熊海峰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各地组织开展“守护·2021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游客纷纷走进革命纪念馆瞻仰参观,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清明节,缅怀先烈,祭奠英灵,慰藉忠魂,是人心之所向、世势情理之必然。近年来,网络上不时出现诋毁、贬损、侮辱英雄烈士的违法行为。对此,除了道德层面的谴责与法律的惩治外,还应进行深刻反思,在维护英烈形象方面有实践探索。

  从实践发展来看,201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从法律层面加强了对英烈名誉的保护,捍卫了英烈的尊严。要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中形成尊崇与学习英雄烈士的氛围,还需要创新方法与路径,增强传播力度与深度。其中,发展红色旅游是一种成功探索。

  红色旅游的重要内容包括“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相比其他传播形式,红色旅游具有体验性强、贴近大众、融入生活的优势,能够让人们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与滋养。近年来,我国红色旅游蓬勃发展,2019年旅游人次达到14.1亿,“许多红色景点成为中老年人重温激情岁月、感怀时代变迁的体验地,成为年轻人聆听红色故事、致敬英雄模范的打卡地”。今年正值建党100周年,在中共中央公布的庆祝活动中,就有进一步开展好红色旅游、推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的安排部署。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在红色旅游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重视。例如,有些地方对红色旅游的性质与价值认识不足,仍然按照一般性的旅游服务进行建设与管理,设施“求大求洋”,内容趋于娱乐化,不符合红色旅游本质属性;有些地方没有以英烈人物与精神阐释为主线,深入挖掘和活化红色资源,对英烈及事迹的解读常流于表面;还有的地方传播方式过于呆板单一,没有考虑到普通游客的知识储备与游览心理,忽略了体验性、互动性与通俗性。这些问题影响了红色旅游的文化传播效能,也难以让英烈事迹和精神感染人心,引发强烈的情感与价值共鸣。因此,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弘扬英烈精神,还需作出更多的努力。

  一是要深刻把握红色旅游的本质特征,强化责任意识和底线思维。红色旅游首先是政治工程、文化工程,担负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使命,任何时候底色不能变、责任不能丢。发展红色旅游,要强化其教育功能,寓教于旅、促教于游,让人们在旅游中回顾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在旅游中接受洗礼、传承红色基因。要充分发挥好红色旅游在强化党的领导、增进全社会价值认同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要深入挖掘英雄烈士故事与精神,赋予红色旅游内在灵魂。红色旅游聚焦于精神引领和价值追寻,重形更要重神。英烈事迹与精神是红色旅游的灵魂。推进红色旅游发展,在注重保护红色文物遗存与建设纪念设施同时,还要加强对英烈史料和故事的搜集、整理、编撰与研究,以故事为线索,见人见事见细节,生动记录英烈的光辉事迹与伟大情操,结合时代要求阐释好英烈的爱国精神、担当精神、献身精神,为红色旅游注入独特的文化基因。

  三是要不断完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多元立体地弘扬英烈精神。旅游的核心优势在于体验性、综合性与互动性,红色教育不能只靠宏大叙事,要用鲜活的故事、创新的旅游产品来打动人心。要完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不断提高红色旅游的覆盖面和服务水平。要推动文旅融合,创造红色旅游的新内容、新形态,积极打造一批诸如《延安保育院》《红色娘子军》的优秀旅游演艺作品,让游客在艺术欣赏中获得精神洗礼。要顺应文化传播主阵地正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移的大趋势,借助云旅游、云展览、短视频等网络视听新形式,向人们展示英烈的事迹与精神,让更多的人从英烈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向着理想砥砺前行。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

蜀ICP备19032490号 川公网安备51190202000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