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四川考察时来到三苏祠,了解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以及三苏祠历史沿革、东坡文化研究传承等。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三苏祠坐落在眉山市中心城区。
红墙环抱,绿水萦绕。池塘里,夏荷含苞待放,东坡盘陀坐像飘逸洒脱。三苏祠内陈列着“三苏”塑像及苏家遗迹,收藏着上万件有关“三苏”的文物和文献资料,是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苏”纪念祠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二级博物馆。行走其中,除各类文物古迹外,古树、古井古韵古色。
三苏之中,尤以苏轼成就最为非凡,被誉为“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佳作名句广为流传。
在诗歌领域,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是宋代诗歌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词作方面,他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同为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在散文方面,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在书法领域,他又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名列“北宋四大家”。透过三苏祠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醉翁亭记》宋拓本,足见苏轼书法笔力之遒劲,气势之洒脱。苏轼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也都擅长于散文,共同书写了三苏文化的传奇。三苏文化,既是巴蜀人文的艺术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一座丰碑。
“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苏轼曾在他的长子苏迈赴任时,赠予他一方砚台,并亲手刻上这样的砚铭。传承家风,苏轼教育儿子,要“爱民如子、勤政廉洁”。
2014年底建成的东坡城市湿地公园,陆地和水域面积达3000余亩。公园里老泉桥、醉月桥等13座桥的名称,皆来自“三苏”生平故事或文学创作。
2017年,四川省启动实施了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苏东坡被评选为首批十位四川历史名人之一。
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三苏祠文化遗产保护荣誉证书,肯定三苏祠在世界范围内弘扬中国文化所作出的贡献。
如今的三苏祠,也是四川省廉洁文化基地。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在这里接受文化熏陶,听三苏故事、品三苏家风、学三苏为人做官之道。
时间倒回2013年。
建筑结构受损严重,屋顶大面积滑瓦,安防、消防、防雷设施受损,园区局部地面沉降,水域、堤岸多处受损……“4·20”芦山地震三苏祠遭受重大损失。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紧急部署抗震救灾。
在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的指导下,完成了文物古建维修方案编制、专家论证等工作,争取灾后重建资金近亿元,其中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6000余万元。国家文物局将三苏祠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列为国家灾后文物抢救保护重点项目。2014年至2016年,组织实施对三苏祠古建筑主体、安全设施、水体、山体、桥梁、道路、植被、驳岸、附属建筑、防雷设施、展陈等进行了全面维修、整治和调整。这是三苏祠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全面、最彻底的一次维修,从方案设计到施工,按照“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的原则。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前提下,认真查证核实历史依据,以传统工艺为主,适当运用新材料、新工艺,对16处古建筑进行文物本体的全面清理、加固和维修,完整还原了三苏祠的建筑特色和历史原貌。三苏祠文物本体得到有效保护,文物周边环境显著改善。
经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眉山市三苏遗址遗迹保护条例》于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条例确定了首批三苏遗址遗迹名录,包括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三苏祠和中岩寺摩崖造像,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苏氏墓地、连鳌山石刻、重瞳观。条例创新保护措施,确立了三苏遗址遗迹的分级分层次保护原则,规定三苏遗址遗迹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应当依法调整为文物古迹用地,对影响遗址遗迹风貌和污染环境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限制等,细化了现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对文物保护单位的规划、建设、商业经营等内容。三苏遗址遗迹保护再上新台阶。
来三苏祠的观众,都想看看三苏相关的珍贵文物。遗憾的是,过去由于缺乏展陈条件,三苏祠近万件馆藏文物基本上是“锁在深闺人不识”。
2019年至2021年,四川省级财政投入1300余万元实施式苏轩文物库房展厅改造提升工程,解决三苏祠一直没有高规格文物库房和文物展厅的困境。
配合式苏轩文物库房、展厅改造提升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苏祠博物馆和眉山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式苏轩展开历时三个月的考古发掘。发现各类遗迹现象59处,其中灰坑50个,灰沟9条,包括北宋、南宋至明等时期。出土各类文物500余件,包括陶器、瓷器、石雕、陶石等宋代居民的常用器具。遗址中宋代水渠的发现,为眉山城市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考古发掘现场
出土青瓷盘
出土陶盏
出土铜钱
在式苏轩考古发掘现场,三苏祠博物馆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考古开放日”活动。观众观摩考古发掘过程,潜移默化增强了文物保护意识,也期待在新展厅里能够看到完整的出土文物展览陈列。
今年1月21日,苏东坡诞辰985周年,“吾家东坡——苏轼题材文物特展·《苏轼书法全集》(四十五册本)图录特展”在三苏祠式苏轩开展,这是三苏祠拥有现代化展陈馆后首次举办展览。
展览以三苏祠博物馆与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书法研究所合作项目——《苏轼书法全集》编纂成果为依托,集中展示从宋代至近现代,包含书画、碑帖、器物等珍贵文物45件,苏轼书法作品、古籍文献170余件,包括三苏祠苏轼书《醉翁亭记》宋拓本和明王式《西园雅集图》卷。
故宫博物院8件以苏东坡《赤壁赋》为主题的文物也在展览中亮相,包含笔筒、碗、杯、提梁壶等。以东坡为媒,三苏祠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也将开展新的合作,共同擦亮东坡文化名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览从不同视角展示以苏东坡为代表的宋代文人的文学、书法、艺术、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生命价值,让我们真切地领略到‘千古第一文人’苏东坡的人格魅力。”观众留言道。
陶笔洗、陶罐、青瓷人像、佛头、石经幢……在式苏轩走廊,“宋代市井生活——式苏轩出土文物展”通过47件宋代代表性器物,从文化饮食娱乐等方面,集中展示式苏轩遗址出土文物和考古发掘研究成果,为观众呈现宋代眉州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达的商贸经济社会生活。
“作为学生,我们要学习苏东坡。学习他宠辱不惊、处变不乱的博大胸怀,学习他在逆境中不自暴自弃的独立人格,学习他面对腐败现象,不计个人得失的无畏抗争。”来到三苏祠研学的学生表示。
2018年眉山一中学生参观三苏祠
廉洁文化大讲堂
传承东坡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三苏祠博物馆开设《心香一瓣谒三苏》《苏轼是怎么炼成的》《三苏祠东园碑廊的秘密——碑廊传拓技艺体验》等10余门研学课程,内容涵盖三苏祭拜、苏轼成才探究,三苏祠楹联、古建筑、碑刻解析,东坡文化、美食文化、眉山历史文化讲解,宋人运动及宋人“四雅”体验等。
“功废于贪、行成于廉。”苏轼《六事廉为本赋》写道。
作为廉洁文化基地,三苏祠博物馆专门撰写三苏祠廉洁文化讲解词,开设《不贪为我宝凛然照尘寰——苏轼廉政思想及实践与当代启示》《清廉东坡》《三苏家风家教》等课程,每年接待党政干部约3万人次,三苏祠已成为廉洁文化“打卡胜地”。广大干部职工纷纷表示,将以史为鉴、以人为镜,用三苏的家风家规陶冶情操,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