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往于成都和西安的古蜀道是古代的交通大动脉,意义重大,可这条古蜀道的红色贡献却鲜为人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创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就是通过古蜀道进入川北的,古蜀道对中国革命同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红四方面军 蜀道 线路 川陕革命根据地
一、经秦岭走武关道穿峪谷道进入关中平原
武关道是商末周初时楚人向西北发展开拓的一条道。发展到秦汉之后,其主要线路是从古长安出发,经蓝田、商州通向南阳、邓州、荆襄以至江南和岭南,成为中国北方连接中国东南方的交通要道。武关道开通后,与北向蜀道的北栈、南栈联系紧密,如子午道、荔枝道、米仓道、金牛道等路线,成为楚蜀两地联系的重要通道。
峪谷道是元代起兴建的、从西安到安康的驿道,经柞水、镇巴、旬阳等秦岭南坡重镇,因北出口为秦岭各峪口,因而得名。峪谷道与北向蜀道的米仓道、荔枝道有着密切关系。
1932年10月,面对蒋介石60余万大军第四次军事“围剿”,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决定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从湖北黄安(今红安)沿鄂豫两省交界线向西转移。穿越平汉县线后,沿武关道方向,经枣阳、邓州进入陕西商南,然后转山阳县,进入峪谷道。红四方面军在山阳县漫川关是西进北出秦岭最关键的一战,此战,跳出了国民党30万大军的包围圈,保全了主力。进入柞水作短暂休整后,于11月24日开始北出秦岭,然后抵达蓝田、长安(今西安长安区)、周至一带,在西安城以南集结,威逼西安。
由于西安城守军势力强大,审时度势后,红四方面军决定翻越秦岭进入汉中发展。而南向翻越秦岭的路线,就是北向蜀道之一的、最难走的傥骆道。
二、走傥骆道进入汉中选择发展方向
傥骆道得名于其南口位于汉中洋县傥水河口,北口位于周至县西骆峪,靠近秦岭主峰太白山,沿途需要经过的高山、分水岭特别多。如果从西安出发,其路线为:经户县(今西安鄠邑区)、周至入骆谷,越骆谷关、往南过老君岭,越秦岭正脊,经酉水上游洋县华阳镇到洋县,经城固到达汉中。傥骆道长约240公里,是穿越秦岭北栈4道故道、褒斜道、子午道中最便捷也最险峻难走的一条蜀道。
通过傥骆道进出汉中、西安最为快捷,但途中翻越的山岭海拔均高于其他各道,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坡陡路险,人烟稀少、经常有野兽出没。特别是洋州地面的“八十四盘”,“绝栏萦回,危栈绵亘”,被称为“黄泉”险地,行人视为畏途。故傥骆道开辟利用较晚,被用作官驿大道的时间也较短。
1932年12月3日,红四方面军从周至县马召镇穿越秦岭转战汉中,走的便是这样充满艰险难行的傥骆道。更为艰难的是,红四方面军翻越秦岭,正值天寒地冻、朔风呼号、白雪飞舞的严冬。长途跋涉的红军战士还身着单衣,脚穿草鞋,饿着肚子,冒着刺骨寒风翻山越岭,日夜兼程。其中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
徐向前对翻越秦岭有这样的回忆:“深山里面,气候严寒,大雪纷飞,粮米匮乏,逼着我们不顾疲劳,催军急进。”《王树声传》中对走傥骆道翻越秦岭的艰难有这样的描述:“ 越往山上走,风雪越大,狂风卷着雪片直往鼻子和嘴里灌,呛得指战员们喘不过气来,身上很快浸透了汗水和雪水,单薄的衣服冻成了硬邦邦的“白铁夹克”,全身上下几乎都是冰凉的。手冻得像戴着皮手套,又肿又硬。草鞋被雪水浸透了,也结了冰,有的战士的脚被冰碴划破了,渗出的鲜血又很快与雪水冻在了一起,一走就疼得钻心。而且,越往上走,空气越稀薄,一些年纪大或身体弱的人,因缺氧渐渐出现了胸闷气喘、头痛、恶心的症状。太阳升起后,皑皑的白雪反射着夺目的白光,刺得眼睛直流泪,一些战士得了雪盲症。”
作为后卫的红十二师也经历了这一艰难过程。他们在最后两天找不到食物,只好靠宰杀战马来充饥。为鼓舞士气,当时任红七十三师师长的王树声还即兴编写了《翻越高山到盆地》鼓动词:“同志哥,你说这山陡不陡?老伙计,我说越陡越好走。同志哥,你说这山滑不滑?老伙计,我说越滑越好爬。同志哥,老伙计,我们再努一把力,翻过高山到盆地,哎呀嗬!”就这样,红四方面4个师、14000余名指战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经过7天急行军,翻过9座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山岭,走羊肠小道,食玉黍山芋,露宿沟河之边,终于于12月9日抵达秦岭南麓的城固县叫小河口的地方,召开了重要的小河口会议。
小河口会议主要是师以上干部参加,会议对张国焘的领导错误进行了批评,要求张国焘把今后的行动方向报告党中央,确定了在陕西建立根据地的根本方针。
小河口会议后,根据中共陕南特委、城固县委的汇报和调查研究,了解到汉中地区由于年年受灾,部队筹粮困难,加上汉中地处平原,回旋余地小,不利于开展游击战争,而敌军实力又强,创建根据地有困难。同时了解到与汉中相邻的四川地方军阀正在成都混战,川北敌军防务空虚,而且川陕边的大巴山区又有利于开展游击战争。所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遂决定,放弃在汉中地区建立根据地的计划,全军入川。12月11日夜,红四方面军全军渡过汉江,开始向川北进发。
三、走米仓道进入川北创建川陕苏区
12月15日,红四方面军在陕南西乡县钟家沟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和讨论进军川北、创建川陕边革命根据地的方针,作出立即翻越大巴山,出敌不意占领通(江)南(江)巴(中)地区,再待机向外发展的行动部署。红四方面军入川的线路,就是蜀道南栈的米仓道。
四川东北向古蜀道中,米仓道是仅次于主干线金牛道而通向西北和中原的另一通道。米仓道得名,是因为道路从四川南江到陕西汉中要翻越大巴山系的米仓山之故。历史上又有大竹路、巴岭路、大巴路、小巴路之称。关于米仓道的走向和构成,众多专家在实地考察并结合文献考证后得出一个共同结论,即米仓道并非单一孤线,而是多线复合的南北向交通网络。特别是2012年3月,由四川考古研究院组织专家对米仓古道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再次得出结论:米仓道是多线组合形成的南北向交通网络。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上,专家对米仓道的线路达成了共识,即米仓道由中线(主线)、东线、西线构成。《中国蜀道·交通线路》(刘庆柱、王子今主编)对米仓道是这样划分的,中线(主线)由汉中—南江—巴中道构成,东线由汉中—通江—巴中道构成,西线由汉中—旺苍—巴中道构成。
红四方面军决定的入川路线是米仓道东线,翻越米仓山的出发地是汉中西乡县骆家坝镇钟家沟村,从骆家坝镇钟家沟向南走直线翻过米仓山就是四川通江的两河口镇。而米仓道东线的走向就是汉中西乡县与汉中南郑区交界的山区,顺米仓道东线南向翻越米仓山进入四川东北部地区,足见红四方面军走的就是汉中—通江—巴中这一米仓道东线。
蜀道南栈的三条道,与金牛道、荔枝道相比,米仓道山高路险,线路交错,最是崎岖。五代十国王仁裕所撰《玉堂闲话》这样记录米仓道的艰险:“其路则深豁峭岩,扪萝摸石……行人止宿,则以垣蔓系腰,萦树而寑。不然,则坠于深涧,若沉黄泉也。”米仓道山高路险,常有老虎等猛兽出没,出行此道需要十余人结伴,并需带上兵器,其艰险程度可想而知。
红军翻越的米仓道东线多为无人区,海拔在1500米左右,巍峨挺拔,层峦叠嶂。当地人有这样的比喻:“雄鹰双展翅,难过巴山顶”。时值隆冬,冰雪封山,气候十分恶劣。红军拟定的经大天池寺、核桃树翻越大巴山的进军路线是历来入川的一条捷径,上山70 里,山梁70里,下山70 里。这210 里的山道十分险峻,悬崖峭壁林立,怪石巉岩纵横,稍有不慎,即有可能跌入万丈深渊;其中的一些羊肠小道又被荒草、荆棘淹没,加之匪患骚扰,行人早已绝迹。
红四方面军踏着皑皑白雪,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爬。开始,山路两旁还能看到梯田和村落。渐渐,路的两边全是悬崖深涧,走在先头部队垫的稻草上仍然打滑。越往山上走,风雪越大,狂风卷着雪片直往鼻子和嘴里灌,身上的单衣被冻硬了。越往山顶走,空气越加稀薄,因缺氧出现胸闷气喘、头痛、恶心的不少。
就这样,靠着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部队于12月18日进占通江县北部边界之两河口,顺利打开入川门户,并连克川北地区的通江、南江、巴中等县城,成功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
四、通过米仓道创建秘密地下交通线路
1933年2月,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在通江县成立。为了加强川陕革命根据地内外联系,中央决定开辟红色交通线,建立川陕地下交通线,及时将情报和物资送往苏区,由杨虎城部参谋武志平负责此项工作。
1933年5月初,党组织巧妙利用杨虎城、孙蔚如和蒋介石及四川军阀刘湘的矛盾,抓紧开展统战工作,使杨虎城、孙蔚如同意和川北红军取得联系,并派武志平作为三十八军特使前去川北同红四方面军联系。
6月,红四方面军派代表徐以新随武志平到汉中与三十八军签订互不侵犯、共同反蒋抗日的密约。其主要内容包括:以巴山为界,互不侵犯;相互配合,打胡宗南;红军可以设立交通线,陕军可以提供一定的物资;在陕军阵地前沿设联络站,红军可以用隐蔽的方式来汉中采购部分日用品,并由武志平全权负责处理边界事务。
武志平先后建立由汉中通往川陕革命根据地西线、中线、东县3条地下交通运输线,将军用物资、情报等送往根据地。这3条地下交通运输线,实践上也是根据古米仓道已经形成的西线、中线、东线进行,沉寂的米仓道再现生命力。
西线由汉中出发,经牟家坝、青石关、回军坝、凉水井、碑坝进入四川两河口到根据地。中线由汉中出发,经南郑牟家坝,城固的天明寺、大盘、小盘,再经南郑碑坝进入四川两河口至川北苏区。东线建立较晚,因西线和中线受国民党和土匪武装干扰太多,又开辟了一条经城固、西乡到镇巴进入根据地的地下交通线路。
随着红四方面军清江渡会议召开,战略重点西移旺苍坝,1934年12月后的旺苍坝成为事实上的川陕革命后期首府。川陕革命根据地后期中心的转移,使得之前建立的以通(江)、南(江)、巴(中)为中心的川陕地下交通线发生了变化。
据武志平1935年去川陕苏区旺苍坝汇报工作日记记录,他在3月5日至23日的来回路线中都记录了“两会寺”这一地名。两会寺是今旺苍双汇镇旧名,说明武志平这一行走的是经两会寺到旺苍英翠镇再转七里峡走南郑的米仓道旧道,这应该是川陕红色交通线又一线路。
在交通线的建立过程中,为方便物资转运,还在沿途设立了多个交通站,比如凉水井、黎坝交通站就是当年红色交通线上的重要交通站。秘密交通线开通后,情报和物资以及全国各地的报刊就是通过这里源源不断地送往根据地。
时任中共川陕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余洪远回忆:我们的全部军用地图,川、陕、甘,还包括河南、湖北等几个省的军用地图,全由杨虎城那里印好后给我们送来。川陕苏区使用的电话设备总机(15门、20门和25门总机)部分是从西安、重庆、成都等地采购通过秘密交通线到达根据地的。
输送军民紧缺物资到苏区,同时从苏区运出富余物资是交通线上一项艰巨的高风险任务。无线电器材、药品、医疗器械、印刷器材、电池、汽油、布匹、食盐、枪支弹药等物资经常来往于白区与苏区的交通线上。党的地下工作者或经可靠商人,把根据地收购的如白耳、茶叶、天麻、党参、麝香、五倍子等土特产品利用米仓道开辟的交通运输线运往汉中出售之后,换回苏区所急需的食盐、药材、电池等物资。
通过古米仓道建立的红色交通线,沟通了党中央、川陕省委和各地与川陕革命根据地之间的联系,打破了国民党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围困封锁,对解决物资奇缺、争取战争胜利、巩固和发展根据地都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五、走金牛道北上发起陕南战役
川陕革命根据地后期,红四方面军在广元发起广昭战役、陕南战役、强渡嘉陵江战役三大战役。其中陕南战役就是红四方面军借用古蜀道中的金牛道北上,取得又一次战役成功的案例。
古蜀道在广元境内有3条道,最重要的一条是金牛道。唐之前的金牛道称为石牛道。其走向是:经褒斜道——汉中——勉县——宁强——青川(古白水关,今青川沙洲镇一带)——昭化古城——剑门关——成都。石牛道在广元市青川县、利州区境内称“马鸣阁道”“ 粗石栈”,正式称为金牛道是在唐之后。唐初在今汉中附近的大安镇设金牛县,从汉中南去成都的古道另改走向,不西走青川白水关,而是沿嘉陵江而下直至广元,再去成都。元代至清代,金牛道在汉中广元境内有了改变,其走向是,从汉中到宁强,翻越七盘关后经朝天到广元,再到昭化古城,然后或顺嘉陵江南下阆中转成都,或西行翻越剑门关到成都。
广昭战役结束后,为继续迷惑牵制敌人,达到伺机在广元以南嘉陵江昭化、苍溪、阆中段渡过嘉陵江西进,以实现接应中央红军的最终战略目的。余洪远回忆说:“我们打陕南战役有两个目的,一是接红二十五军,二是叫敌人上当。红二十五军没接着,敌人上了当。”1935年2月初,红四方面军红四军5个团、红九军两个团、红三十军4个团共11个团的兵力发起陕南战役。
从朝天出发,沿金牛道宣河铺、中子铺一线,翻越七盘关,攻占宁羌勉县二县。2月3日晚,红四军十师一部、红三十军八十八师一部向宁羌城外围阵地发动进攻,攻克了东山观,封锁了西门和北门,截断了城内守敌的退路。2月4日上午,红军开始攻城,经过短暂激战,红军攻克宁羌。另一路的红四军十师一部,则沿嘉陵江东岸的金牛道另一线,直扑宁羌县阳平关镇,在红军强势攻击下,阳平关守敌弃关而跑。2月5日,红四军红三十军各一部继续沿金牛道向北向勉县挺进。沿途经过多日激战,2月9日,在歼灭敌人一个骑兵团后,红军占领勉县县城。
在红四军、红三十军攻占宁羌勉县之时,红九军二十七师及红33军二九六团走米仓道中线,从南江翻越大巴山进入南郑县境内,开始南郑褒城之战。2月14日,红二十七师攻占褒城后又遇敌强力反击,几进几退,终因缺乏重火器,伤亡过重,于16日退出攻城战斗。而攻打南郑县城的八十八师也开始攻城。由于敌重兵把守,加上城防坚固,于19日退回原出发地。
2月22 日,因陕南战略目的达到,为集中兵力准备强渡嘉陵江,红四方面军总部命令参加陕南战役的部队撤回到广元地区。这里要提的是,参加陕南战役的红四方面军一部分是通过金牛道原路返回,一部分却是经南郑走米仓道通过南江返回。据四川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川陕苏区·总卷》记载,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带兵返回广元经米仓道过南江桃园时,为留下坚守根据地的川北游击队补充了人员,并扩编为红军独立师,人数800余人。
从2月3日到22日,陕南战役歼敌5个团,缴枪5000多支,俘敌团以下官兵4000余人。陕南战役迫使胡宗南部队从四川撤回,广昭防务改由邓锡侯派兵接替。撤回广元的红军又集中主力,迅速收复苍溪、仪陇、阆中等县,扫清了西渡嘉陵江广元阆中段东岸障碍,完成强渡嘉陵江的战略准备。
六、走石牛道、阴平道实施“川陕甘计划”
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曾召开过3次具有方向性的关键军事会议,即“木门会议”“毛浴镇会议”“清江渡会议”。“木门会议”主要是扩编了红军,壮大了队伍;“毛浴镇会议”主要是对加强部队党政建设进行安排;“清江渡会议”主要是确定新的行动方针和战斗任务,其中包括讨论制定“川陕甘计划”。
先说“川陕甘计划”的背景与内容。反“六路围攻”虽然取得胜利,但根据地和部队也元气大伤。部队人数减至6万左右,根据地田地荒芜,十室半毁,粮荒蔓延,人丁稀少,百姓生活困苦,部队征粮征兵面临巨大困难。而国民党制定的“川陕会剿”在加紧实施,根据地周围200多个团20多万人正加紧合围,大兵压境。
怎么办?1934年11月中旬,红四方面军在巴中清江渡一所小学内召开军事会议,会议对这一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徐向前提出“川陕甘计划”,得到大家认可。“川陕甘计划”的方针是“依托老区,收缩战线,发展新区”。具体说,就是瞄向胡宗南控制的薄弱地区甘南,重点夺取甘肃南部的文县、武都、康县,并伺机向岷州、天水一带发展,打破“川陕会剿”,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
原计划1935年1月23日开始的“广昭战役”,本是“川陕甘计划”的启动,但因为中央1月22日来电,要求红四方面军“集中红军全力向西线进攻”“宜迅速集结部队,完成进攻准备,于最近时期实行向嘉陵江以西进攻”[1]。红四方面军原定实施的“川陕甘计划” 被暂时搁置,改为集结主力以西进策应中央红军。1月23日打响的 “广昭战役”自然改变了战略目的,与随后开展的“陕南战役” “强渡嘉陵江战役”为同一个目的。
正式实施“川陕甘计划”,是在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后,由徐向前在不知张国焘、陈昌浩已经实施全部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决定下组织开展的。攻克剑门关后,徐向前没忘清江渡制订的“川陕甘计划”,随即带领红三十军、红三十一军、红九军一部经宝轮沿白龙江多路而上,直奔青川与甘南文县交界处,分别展开五龙山、平台山、悬马关、摩天岭等地的战斗。
徐向前带领部队实施“川陕甘计划”的路线,正是古蜀道中的石牛道和阴平道。
金牛道的前身石牛道,得名于“石牛粪金”“五丁开山”的典故,《华阳国志》《蜀王本纪》均有记载。大意是蜀王东猎褒谷,邂逅秦惠王。秦惠王见蜀王贪财,以石牛屙金引诱蜀王修建了著名的褒斜道。褒斜道最早就称石牛道,《元和郡县志·山南道三》中,有“褒斜道,一名石牛道”可为证。最早的蜀道,陕西称之故道,四川称之石牛道。
石牛道在隋唐之前为蜀地通向西北进入中原的主要官道,三国时期发挥了重要交通作用。蜀汉征伐中原,魏国进攻蜀汉,都以石牛道为主道。石牛道在四川境内的具体走向是,从成都出发到今天的昭化古城后,不是沿嘉陵江而行,而是顺白龙江而上,经古白水关(今青川营盘乡一带)至勉县,再走陈仓道或褒斜道进入陕甘地区。现白龙江利州区和青川县段尚有马鸣阁道和景谷道的遗迹,就是当年石牛道的见证。到隋唐时期,石牛道走向发生变化,改为沿嘉陵江方向翻越秦岭进入西北和中原地区。石牛道名字随之发生了变化,改成了金牛道一名至今。
阴平道原指西汉时的县名。《汉书·地理志》载,广汉郡下有“甸氐道”“刚氐道”“阴平道”的称谓。为什么称“道”,《汉书·百官公卿表》是这样解释的:“县有蛮夷曰道。”意思是,偏远地区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县叫“道”。《旧汉仪》记载:“内郡为县,三边为道。”可见西汉时期阴平道就是相当于县的行政区划了。陈寿《三国志》中提到的阴平,均指的是阴平道这个地域名,而非道路名,属于行政区划。如邓艾破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阴平即阴平道,就是现在的文县,景谷道才是当时的道路名。
称阴平道为道路,始于宋代,《同谷志》《方舆胜览》都认为阴平道为“秦蜀出入之道”。也就是说,到了宋代,阴平道在学界已经不被认为是行政区划或地域名了,而是道路名。阴平道有正道间道之分。正道称之为景谷道、白水道,走向为阴平(文县)-景谷(碧口至白水关)。此后可到昭化转至成都,也可由青川转到平武、江油再至成都。阴平间道就是邓艾“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的路,“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在摩天岭裹毡而下,然后经青川青溪、平武、江油再到成都。
五龙山所在地,古称白水关(今青川县沙州镇),是石牛道上最重要的关隘,也是通向甘肃文县的必经之路。五龙山战斗一结束,红军乘胜追击,向纵深平台山进军。平台山在五龙山西北方向,与甘肃的文县中庙镇连界,山高地险,是甘南重镇碧口的天然屏障。
悬马关、摩天岭战斗,特别是摩天岭战斗,就发生在三国时邓艾偷袭成都时经过的摩天岭,摩天岭是阴平小道必过之山岭。与平台山、悬马关相比,道路更陡更险。敌人以两个旅的兵力不断向红军阵地进攻,红军坚守关口,决心保住这条通往甘南的战略通道。
兵力不足,没有后援,粮草断绝,结果导致“川陕甘计划”不能实现。原因在于张国焘在未与其他领导人商量的情况下,下令后方机关全部撤离旺苍坝西进,“川陕甘计划”再无后方支撑。无增援,无粮草,加上胡宗南部系中央军,实力强大,并且错过最佳进攻时间。无奈之下,徐向前只能撤军,“川陕甘计划”在实施20多天后告吹。
与中央红军会师前,在战略方向的选择上,徐向前还是主张实现“川陕甘计划”。他认为,原来的“川陕甘计划”比较好,如果加上中央红军的力量,北上消灭甘南一带的胡宗南主力,在川陕甘边创建根据地,与通(江)南(江)巴(中)游击区连成一片,再图发展,应该为上策。但当时张国焘、陈昌浩左右摇摆,举棋不定,没能纳入方面军会议再讨论。从当时甘南的环境来看,红军如果集中优势兵力吃掉胡宗南一部,不是不可能。徐向前作为革命军事家的战略智慧,在“川陕甘计划”中得到充分体现,可惜夭折了。
但古老的石牛道、阴平道为“川陕甘计划”的实施作出了贡献。
七、米仓道成就巴山游击队坚持5年
1935年4月底,红四方面军全部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但留下的巴山游击队却在川陕结合部坚持了5年,沉重打击了川陕两省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军阀的气焰,将星星之火在大巴山点燃,让穷苦百姓看到了希望。
在荒山野岭重兵压境弹尽粮绝的极端困难条件下,川北游击队何以能坚持5年,除了游击队指战员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外,就是米仓山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米仓道错综复杂的路线和人民群众的暗中支持。
川北游击队活动的地点,以南江桃园为中心。活动的区域,除南江的桃园一带外,还包括陕西南郑地区的小坝、碑坝地区。这些地方均分别属于米仓道的西道、中道、东道,大路套小路,小路套着药道、樵夫道,如同迷宫一样。游击队所在之处山高林密,沟壑纵横,人迹罕至,道路难寻。敌人大部队围剿困难,由于游击队善用游击战,神出鬼没,游刃有余,小股敌人只有进而无出。
米仓山和米仓道成了川北游击队最好的游击战场,如果不是最后叛徒出卖,川北游击队说不定能坚持到抗战胜利,甚至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徐向前,《历史的回顾》,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2.《王树声传》编写组,《王树声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3.林超、温贤美,《川陕革命根据地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1988年5月。
4.中共绵阳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中共广元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红四方面军在绵阳广元斗争纪实》,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1986年10月。
5.四川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川陕苏区·总卷》,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