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红领巾讲解员’陈泓瑞。今天,我带给大家的红色故事是《血染的土地册》。”这是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开展“党的故事我来讲争做‘红领巾讲解员’”活动中的一个场景。
革命文物蕴含着可贵的奋斗精神和珍贵的历史价值。巴中革命文物数量众多、类型丰富。近年来,我市深挖红色资源,用革命文物讲好红色故事,让革命文物“活”起来。
“红领巾讲解员”让红色基因代代传
9月29日,“致敬新时代讲好新故事”通江县首届“红领巾讲解员”红色故事宣讲大赛在通江县实验小学举办。
来自各学区的10名参赛选手以《残缺的馒头》《血染的土地册》《点燃信念之火,誓做红色传人》《抗日英雄赵一曼》《红色的号角》等经典红色故事,以强大的渲染力和感召力将故事的灵魂思想精彩呈现。
“作为一名‘红领巾讲解员’,我感到无比光荣。每一次讲解,都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先烈的缅怀,对后代的启示。”参赛选手陈星桥说。
现场气氛热烈,选手们极富感染力和抑扬顿挫的宣讲引发了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整场比赛高潮迭起、亮点纷呈,赢得了现场评委和观众的阵阵掌声。
“通江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十分厚重。我们将每年举行红色故事宣讲比赛,提升全县‘红领巾讲解员’队伍建设,培养革命精神传承人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广大青少年要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新时代优秀接班人。”通江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屈俊禹说。不仅仅在通江,今年9月7日至8日,2024年四川省“红领巾讲解员”川东北片区交流展示活动在我市举行,来自川东北片区(广元、南充、广安、达州、巴中)的60名红领巾讲解员紧紧围绕新时代发展成就、红色历史、传统文化等主题进行生动展示,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少先队员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馆长周璇说,红色博物馆、纪念馆不仅是收藏党和国家光辉历程的历史殿堂,更是传承红色基因、传递时代精神的校外课堂。近年来,博物馆依托川陕苏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创新传播方式,全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品牌。
据了解,自2019年以来,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已连续开展十届“红领巾讲解员”培训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和青少年教育相融相通,让孩子们打卡博物馆,开展志愿讲解,引导大家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互动、在互动中传承。
创新传播手段让革命故事更生动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红色故事讲解队伍建设,在训练中筛选人才、在实践中确定人才。
今年5月22日,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举办“致敬新时代讲好新故事”第二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
“讲解员是博物馆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讲解员的讲解不仅要彰显态度,还需蕴含温度,讲述的内容不仅由表及里、层次分明,更让人感受真切、备受启发。”周璇说,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组建了巴中市首支宣讲队——川陕苏区“映山红”宣讲队,深入学校、机关、乡村、社区等地开展红色微党课宣讲,成为巴中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的主阵地和窗口单位的一道亮丽风景。
去年10月,我市在巴城江北客运中心、巴中火车站、恩阳机场等人流量相对集中的区域建成13个红色书橱。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夕,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精心策划“红色故事咏流传”主题活动,创新推出红色剧目展播、红色故事讲述、红色书籍推介、红色展览参观、红色文创展示等活动。随着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我市不仅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还增强了群众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不仅如此,我市在保证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网页、公众号、视频号等“指尖”媒体发布文章视频,实现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宣传,让革命文物“发声”、历史资料“说话”。
同时,打磨一批曲艺剧《周永开》、舞台剧《望红台》、戏剧小品《南龛坡的传说》等革命题材文艺作品,满足群众沉浸式体验和移动化需求,增强革命文物的生命力、影响力。
红色资源,是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巴中深入挖掘和系统阐发革命文物、红色遗址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时代价值,以革命旧址作“教室”、文物史料为“教材”,生动鲜活讲好红色革命故事。
铁石相击,必有火花;水气相荡,乃生长虹。保护好革命文物,传承好红色基因,我们还需潜心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并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持续把红色基因传承给更多的人和更远的未来,让革命文物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