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巴中“红军之乡”的红色传承

2024-12-05  四川新闻网  陈珮云

  在蜀门秦关的交界处,有一座名叫巴中的城市。这里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心和首府,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被誉为“中国革命的露天博物馆”。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留下了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带血的土地册、刘伯坚三封家书……这些事迹已融入老区人民的血脉,代代相传。近年来,巴中将红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融合,用红色文化浸润人心,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提质增效。

  厚植家国情怀 培育时代新人

  “‘小红军’们,背上‘军粮’,往前冲!”在通江李先念红军小学的操场上,六年级三班的学生正在上一堂有趣的体育课。体育老师向阳带着学生在操场玩自己设计的游戏“送军粮”。扮演“小红军”的学生们背上“军粮”后,依次完成“穿越草丛”“翻越夹金山”“过草地”和“投掷手榴弹”四个项目。

  学校是传承红色文化、厚植爱国情怀的重要阵地,而坐落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附近的通江李先念红军小学更是将这一作用发挥到了极致。除了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学校还把课堂搬到烈士陵园,带领学生寻访战斗遗址等红色革命遗迹,邀请老红军和陵园守墓人为学生上“红”课,讲述曾经的战斗场景和英雄故事。

  “我们学校的学生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成长,红色故事世代相传,对红军精神也有着别样的理解。”通江李先念红军小学副校长李思媛告诉记者,少年一代需要聆听英雄前辈的红色故事,汲取信仰的力量,学习英雄前辈百折不挠、智勇坚定的精神品质。为了让大家成为红军精神的传播者、践行者,每年清明节都会组织学生徒步到王坪烈士陵园祭扫,为墓碑描红。此外,学校还创办了红色校报《红云崖》,两年来已刊印13期,发行近2万份。

  学校负责人介绍,通江李先念红军小学前身是“列宁小学”,于1932年红军入川时所建。2007年12月,学校被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授予“中国工农红军四川通江李先念红军小学”称号。

  学校紧紧围绕“红润我思,旗引我行”的“思·行”教育为办学理念,注重红色文化浸润学生思想,引导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学校建成文化氛围浓厚、和谐发展、人民满意的育人胜地。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红色基因传承先进单位”“四川省文明校园”“巴中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传承革命薪火 赓续红色血脉

  群山巍巍,松柏青青。在通江李先念红军小学上方,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隐在山林间。这是全国规模最大、安葬红军烈士最多的烈士陵园,也是全国唯一由红军为牺牲战友修建的烈士陵园,25048名红军英烈在这片土地下长眠。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无名烈士纪念园依山就势而建,宏伟壮观。每一位来参观的游客都会在此驻足,聆听义务守墓人王建刚的故事。

  70岁的王建刚是陵园的第二代守墓人,父亲王成现是陵园的第一代义务守墓人。1935年,王成现因送信错过了红军的战略转移,此后留在王坪村,并成了烈士陵园最早的守墓人。1981年,王建刚从病重的父亲手中接过扫帚,这一守,便是四十几年。直到前几年,王建刚将守护陵园的接力棒交给了自己的儿子。80多年间,三代人见证着陵园大大小小的历史变迁,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情感。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红色信仰,将生命留在这里,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每每向游客讲完这段故事,王建刚都情难自禁热泪盈眶,在一旁久久无法平复,令现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这样的红色故事和红色遗址在巴中数不胜数。它们在时代发展的滚滚洪流中,指引着巴山儿女砥砺前行,驱使着世代巴山儿女践行“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四方面军“十六字”训词,塑造了这座“红军之乡”的城市品格。

  近年来,巴中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以红色基因涵养文明气质,讲好红色故事,深化红色教育,增强群众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为巴中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蜀ICP备19032490号 川公网安备51190202000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