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巴中:以建设红色旅游区为牵引打造文旅经济增长极

2025-07-17  巴中融媒  翁凯 姜春

  在巴中,红色是历史长河中、战略蓝图上,那一抹最鲜艳的底色。

  7月15日,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指出,发展红色旅游,要重点打造从历史陈列到信仰共鸣的场景。

  与会代表十分认同:要坚持以建设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区为牵引,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巴中的红色基因,正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密码。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建设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区”。近日,我市印发《巴中市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三年提升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主要目标是为推动省委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决策部署在巴中落地落实,把全市丰富的红色资源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打造全国红色文化传承新标杆,建设革命老区精神文明新高地。

  巴中底气何在?

  巴中红色资源富集,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4个、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97处3万余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5个,是全国十二个红色旅游片区之一、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拥有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全国最大的红军石刻标语、全国最大的红军将帅碑林,被誉为“中国革命的露天博物馆”。

  “这些红色资源不是孤立的历史遗存,更是活态传承的精神财富。”在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分组讨论会上,通江县委书记李玉甫就如何盘活红色资源积极建言献策。

  “以省委支持建设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区为契机,坚决落实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三年提升‘八大行动’,加快建设川陕苏区王坪综合实践教育营地,把通江籍将军、烈士寻亲等故事讲‘活’,打造从历史陈列到信仰共鸣的场景,擦亮‘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红色名片。”李玉甫说。

  回首往昔,红色峥嵘岁月历历在目。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建立以巴中为中心区域的川陕苏区,后来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苏区,巴中于2020年成为四川唯一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

  从“小散弱”到资源整合的新阶段,巴中红色文旅产业正强势崛起。与会代表认为,要在“锐利性”上做文章。锐利性文旅资源,即是细分资源类别的唯一,比如“全国最大红军烈士陵园”,有别处听不到的故事、看不到的景观、没有经历过的体验,这就是卖点。

  “在新时期,我们可以整合红色文旅资源,深入挖掘、学习红军宣传动员工作好的经验做法,将其运用到工作中。立足川陕苏区首府定位,把巴中打造成全省重要的国防动员市,吸引全国从事动员工作的同志来巴参观研学,为新时代国防事业贡献巴中力量。”市国动办主任杜朝映说。

  巴中红色文旅产业优势凸显,国家《“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明确支持巴中建设红色旅游目的地;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支持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旅走廊……

  “我们将承省委、市委关怀而奋起,聚力打造一批浸润初心、启迪思想的‘金课’,让红色资源在教育赋能中焕发时代光芒;抓实大外宣、大保护、大挖掘,以多元举措激活文旅融合的深层动能,为巴中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倾注源源不断的力量。”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馆长黄飞表示。

  “接下来,我们将以四川大巴山干部学院开放办学为契机,在市内形成市县联动、在市外形成周边市县联动开发课程,打造精品红色线路,提升沿线教学品质,吸引更大规模、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培训班来巴中开展培训,打造带动全市红色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劲松表示。

  以红色为底、绿色为韵,巴中正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巴中特色、彰显老区魅力的文旅深度融合新路子。

蜀ICP备19032490号 川公网安备51190202000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