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张崇鱼:在巴中建全国最大红军碑林

2021-06-04  巴中日报  李云良

  时值建党100周年之际,位于巴城南龛坡上的全国最大红军碑林——川陕苏区将帅碑林,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热门去处。殊不知,碑林的建立与共产党员张崇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38年7月,张崇鱼出生在巴中市巴州区龙背乡,从小就听父辈讲述红四方面军的英勇事迹,红军精神在他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迹。

  1992年是红军入川60周年,张崇鱼在参加完纪念活动后,怀着对红军精神、红军文化的敬仰之情,为了让全国人民都能了解红四方面军在巴中这片红色土地上的感人事迹,便谋生了为红四方面军将士树碑立传的想法,立下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志愿在红军中”的宏伟志愿。他在没有专人、没有专款、没有专门办公室、没有专属电话的艰苦条件下,开启了在南龛山顶建设将帅碑林的艰辛之路。

  那时候,在没有成功经验的前提下,张崇鱼自费800多元,找米下锅、大海捞针,向全国发出3000多封信函,寻找老红军的线索,并亲自走遍了全国所有省份。在北京,他住着5元一晚的地下室,吃着烤红薯,每天早上5点起床外出,直到晚上9点后才回住处。

  舟车劳顿不算苦,对张崇鱼来说,难的是取得信任。“有一次,我带着介绍信和资料去找线索,结果被一些人当成骗子,所有的东西被没收了。”张崇鱼说,当时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极大侮辱,但是想想自己的初衷,就强忍了下来。

  在四川省委老干部局,张崇鱼手抄了三天,记录下1000多名红军将士的资料;在湖南省民政厅,他花了5天时间抄写了2.83万余名烈士的名录……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收集的资料发挥了大作用。1995年,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破土动工。“把烈士的名字刻在碑林之上,就是要让世人永远记住他们。”张崇鱼说。

  从1992年至今,张崇鱼先后170多次,行程60余万公里,拜访1000多个单位和5000多位红军将士及亲属,八方筹措碑林建设资金3000余万元。征集中央领导和高级将领题字题词500余件,红军史料3000余册3亿字以上,红军将士的简历、照片、手迹5000余件,照片20000余张。

  2000年,虽然张崇鱼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为红四方面军树立丰碑的愿望一直没有变。为将征集到的珍贵文物展示出来,建设展厅的重担又压在了他身上。为节约资金,他起早贪黑,天天战斗在建设工地一线。2005年,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的纪念馆终于建成,馆内陈列展示了他征集到的近1000位红军将士的10000余件纪念物品。

  20多年来,张崇鱼遇到了数不尽的困难,但始终坚守初衷、不言放弃。他与大家共同努力,建成石刻红军将士纪念碑5000余块,其中红军将士个人纪念单碑4400余块,刻嵌红军英名13.8万人。红军烈士纪念碑底下刻有全国各地13万余名红军的姓名,这些都是他一路抄写来的。

  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建成后,张崇鱼先后接待了多位领导、高级将领、红军将士、红军亲属以及社会各界300多万人次,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目前,川陕苏区将帅碑林成为巴中红色旅游网红打卡点,正积极发挥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示范作用。张崇鱼也先后荣获“全国十大感动人物”“全国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等多项殊荣。

  如今,83岁高龄的张崇鱼退而不休,仍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着光和热。“退休后,没有人给我布置任务,我觉得这个事业还没有做完。”张崇鱼说。

蜀ICP备19032490号 川公网安备51190202000229号